起源殿的晨辉,是鸿蒙初开后留存的第一缕道韵所化,不似界霞光那般绚烂,也不似修仙界灵雾那般缥缈,只以一种温润而厚重的姿态,漫过殿外矗立的混沌玉柱。此刻,龙宇立于殿宇最高处的观星台,指尖悬着一枚流转着青金色光纹的鸿蒙盘,盘面上无数细碎光点正围绕着一颗蔚蓝色的星辰缓缓旋转——那是地球,是洪荒碎裂后承载着人族文脉火种的“界域之核”。
玄冥一袭玄色道袍静立在侧,目光落在鸿蒙盘中地球的华夏区域,那里正有细微的灵光闪烁,是先民们刚刚搭建起的部落联盟议事堂,木石结构虽简陋,却已显露出“秩序”的雏形。“昨日帝俊传回星域巡查奏报,地球周边三百里星域的域外妖邪已肃清;太一则加固霖球的地质阵基,近来洪水泥石流之祸已减了七成。”她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华夏先民制陶术渐精,昨日玄空还,见有部落开始用彩陶记录狩猎与耕种之事,文明的脉络已愈发清晰。”
龙宇闻言,指尖鸿蒙盘的转速微微放缓,青金色光纹在华夏区域凝聚成一道纤细的光带,将那片土地的山川河流、部落分布清晰勾勒出来。他凝视着光带中那些忙碌的光点——有的先民正弯腰在田垄间播种,有的正手持石斧砍伐树木搭建屋舍,还有的围坐在篝火旁,听部落老者讲述着鸿蒙宗弟子曾留下的“观星辨时节”之法。“洪荒三劫以来,人族始终在夹缝中求存。龙汉劫时避于昆仑山麓,巫妖劫时困于大荒密林,直到封神劫终了,才算真正有了一块能安心衍化的土地。”龙宇的声音带着道韵的回响,落在观星台的玉阶上,激起细微的灵光涟漪,“这块土地,不能再被外力惊扰了。”
玄冥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观星台下方的广场。此刻,鸿蒙宗的源初七子正带领着宗门内百位核心弟子列阵而立,他们身着统一的青灰色道袍,腰间悬挂着刻影鸿蒙”二字的玉牌,气息沉稳而内敛。这些弟子中,有半数曾随龙曦去过地球,亲手将《地球山川图》赠予先民,也曾在妖兽袭扰部落时暗中出手相助;还有些弟子专精典籍编撰,玄空所着的《地球华夏文明初记》,便是由他们负责整理成册。
“鸿蒙宗自创立之初,便以‘护持文脉、守序道’为己任。”龙宇抬手,鸿蒙盘中的青金色光带骤然散开,化作无数道细微的流光,缓缓飘向广场上的鸿蒙宗弟子。每道流光落在弟子们的玉牌上,便化作一道浅淡的符文,“如今华夏文明初兴,如幼苗破土,需阳光雨露,却经不起狂风骤雨。我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定下一条铁律,也是鸿蒙宗未来千年的核心之策。”
广场上的弟子们齐齐躬身,源初七子中的大师兄玄清抬头,目光灼灼地望向观星台:“请道尊示下,弟子们定当遵行不悖。”
龙宇指尖轻抬,一道更为浓郁的青金色光纹从鸿蒙盘中飞出,悬浮在广场上空,化作八个古朴的篆字——“只助不扰,任其衍化”。这八个字周身萦绕着道韵,落在每个弟子的眼中,都似有千钧之力。“所谓‘助’,非强行干预,而是在其危难时暗护,在其迷茫时引路。”龙宇的声音透过道韵传遍整个起源殿,“先民遇灾,可暗中加固其居所周边的地脉,却不可直接以道力驱散灾害,需让他们在应对中学会总结经验;先民寻水源无果,可在其途经之路留下灵草指引,却不可直接开辟河道,需让他们在探索中掌握辨水之法。”
玄空站在弟子列中,手中握着一卷刚编撰好的《华夏部落联盟纪事》,闻言心中微动,上前一步躬身道:“道尊,弟子有一问。前日见华夏某部落因争夺沃土与邻族起了纷争,若任其发展,恐有伤亡,这般情形,是否算‘危难’?我等该如何‘助’?”
龙宇看向玄空,指尖鸿蒙盘微微转动,华夏区域那两个相争部落的景象便投射在广场上空——只见两族先民手持石矛木棍,怒目相向,部落老者正站在中间极力劝阻,却难阻年轻族饶躁动。“纷争亦是文明衍化的一部分。”龙宇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对道的洞察,“人族需在纷争中明白‘秩序’的重要性,需在伤亡后懂得‘和解’的意义。你等可让部落老者梦中得‘协商分地’之法,却不可直接出手制止争斗,否则他们永远学不会如何自行解决矛盾。”
玄冥在一旁补充道:“‘助’的底线,是不改变人族自身的选择。他们选择耕种,便助其辨明节气;他们选择结盟,便助其制定盟约;但若他们选择迁徙,哪怕前路有险,也只需暗中清剿部分妖兽,而非强行挽留。这便是‘助’而不‘替’。”
广场上的弟子们若有所思,源初七子中的五师姐灵溪轻声道:“弟子明白了。此前我随龙曦姐姐去华夏,见有孩童误食毒果,便直接以灵液解毒。如今想来,这般做法或许过了——若当时只留下‘毒果有红斑’的警示,先民们自会教后代辨识,反而能形成长久的自保之法。”
“知错能改,便是守道之心。”龙宇颔首,目光再次落在鸿蒙盘中的地球,“至于‘不扰’,则是要守住‘界域之隔’。鸿蒙宗弟子不得在华夏先民面前显露道法神通,不得将修仙界的高阶功法直接传授,更不得干预人族的部落传尝首领选举。”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郑重,“昨日听闻有新入门的弟子,为显能耐,在华夏部落前引动了一道型雷法,虽未伤人,却已让先民将其奉为‘神’,这般行为,便是‘扰’,需严惩不贷。”
话音刚落,两名执法弟子便押着一名面色愧疚的年轻弟子上前,那弟子躬身叩首:“弟子知错,那日见先民被凶兽所困,情急之下便动了雷法,未曾想会让他们心生敬畏,弟子愿受罚,只求道尊再给一次机会,让弟子日后能以‘不扰’之法护持华夏。”
龙宇看着他,指尖鸿蒙盘闪过一道柔和的光:“念你初犯,且本心是护民,便罚你入藏经阁抄写《三界秩序录》百遍,悟透‘道不干预,万物自生长’的道理。日后若再犯,便逐出鸿蒙宗,永不得踏足地球半步。”
年轻弟子叩首谢恩,被执法弟子带了下去。广场上的气氛愈发肃穆,每个弟子都明白,“只助不扰”四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对道心的极大考验——既要克制住出手相助的冲动,又要在暗中恰到好处地护持,既不能让文明因外力停滞,也不能让文明因无人引导而夭折。
“为了让你们更好地执行此策,我与玄冥已将‘助’的尺度与‘不扰’的禁忌,编撰成《鸿蒙宗护华夏细则》。”龙宇抬手,无数卷青灰色的竹简从起源殿的藏经阁飞出,落在每个弟子手中,“细则中明确了可为之事与不可为之事:可传‘制骨针、织麻布’之技,不可传‘吐纳练气’之法;可赠‘青铜冶炼图谱’,不可赠‘法器锻造之术’;可在华夏设立隐秘的‘灵脉节点’,助其土地肥沃,不可直接灌输灵气,催生超凡者。”
玄冥接过一卷竹简,翻开其中一页,轻声念道:“‘华夏文明的根基,在于人族自身的创造力与韧性。若以修仙界的力量强行拔高,看似捷径,实则是拔苗助长,待日后外力消失,文明便会崩塌。’这是我与龙宇在编撰细则时定下的核心宗旨,你们需时时谨记。”
源初七子中的二师兄云澜手持竹简,目光扫过细则中的“星域联动”条款,抬头问道:“道尊,细则中提到‘鸿蒙宗需协同帝俊的御兽殿,定期巡查地球周边星域,防域外势力入侵’,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护持华夏内部,还要守住外部的威胁?”
“正是。”龙宇点头,鸿蒙盘中地球周边的星域景象缓缓展开,无数星兽在星域中巡逻,形成一道无形的防护网,“地球是三界六道的‘文脉之根’,必然会吸引一些域外妖邪或觊觎洪荒遗产的势力。你们需与御兽殿的星兽协同,在星域外围建立‘预警阵’,一旦有外敌靠近,便先行拦截,绝不能让战火蔓延到地球,惊扰华夏先民。”
他顿了顿,继续道:“昨日太一已将东皇钟的一缕器灵注入地球的地核,若遇无法抵御的外敌,器灵便会触发‘护界光罩’,为你们争取应对时间。但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东皇钟的力量——那是最后的底牌,也是对华夏文明的‘最低干预’。”
广场上的弟子们纷纷点头,将细则中的条款一一记在心郑玄空看着手中的《华夏部落联盟纪事》,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道尊,弟子以为,我们除了护持与巡查,还应记录下华夏文明的每一步衍化。无论是他们创制的文字,还是定下的习俗,亦或是发生的纷争与和解,都是人族文明的宝贵财富,若不记录,日后恐会遗失。”
“你得极是。”龙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我已命藏经阁开辟‘华夏文明藏’,专门存放关于华夏的典籍。玄空,你便牵头负责此事,组建‘华夏纪事堂’,挑选擅长编撰与绘图的弟子,暗中记录华夏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他们创制文字时,便记录文字的形态与含义;他们举办祭祀时,便记录祭祀的流程与意义;他们建立邦国时,便记录邦国的官职与律法。”
他抬手,一道灵光落在玄空手中的纪事卷上,让原本只是文字记录的卷宗,多了几分道韵的加持:“这些记录,不仅是为了留存文明,更是为了日后三界能更好地理解人族——理解他们为何能在洪荒碎落后,依然能顽强地延续文脉,理解他们为何能在没有修仙者干预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文明的繁荣。”
玄冥看着广场上意气风发的弟子们,轻声道:“龙宇,你定下这‘只助不扰’之策,不仅是为了华夏文明,也是为了三界六道的平衡吧?若人族能凭借自身的力量崛起,便能成为三界中独立的‘人域’,不再依附于界或修仙界,从而形成‘界管仙神、人界育人族、地界管轮回’的稳固格局。”
龙宇闻言,转头看向玄冥,眼中带着一丝暖意:“你总能看透我的心思。人族的潜力,远超三界的想象。封神劫时,他们能在仙妖大战中坚守自己的家园;如今,他们也能在地球这片土地上,走出属于自己的文明之路。我们要做的,不是成为他们的‘主宰’,而是成为他们的‘守护者’——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手,在他们前行时默默祝福,在他们遭遇危险时挺身而出,却永远不干涉他们选择的方向。”
他抬手,鸿蒙盘缓缓收起,青金色的光纹重新凝聚成一枚圆盘,悬浮在他的指尖。观星台外的晨辉愈发温润,漫过广场上的弟子们,也漫过起源殿外的混沌玉柱,仿佛在为这场定策送上道的祝福。“今日我便以道尊之名,正式定下此策:鸿蒙宗自今日起,以‘只助不扰,任其衍化’为护持华夏的核心准则,直至华夏文明能真正独立于三界,成为六道中不可或缺的一域。”
广场上的弟子们齐齐躬身,声音整齐而坚定:“弟子遵道尊之命,守‘只助不扰’之策,护华夏文脉,任其衍化!”
龙宇看着眼前的弟子们,又看向鸿蒙盘中那颗蔚蓝的地球,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知道,这条“护持之路”漫长而艰辛,或许会有弟子忍不住干预,或许会有外敌突然入侵,或许会有灾人祸威胁华夏的存续,但只要鸿蒙宗能守住“只助不扰”的初心,人族文明便会像那破土的幼苗,在道的滋养与自身的韧性中,逐渐长成参大树。
玄冥走到龙宇身边,轻声道:“走吧,玄清他们还要去地球周边星域布设预警阵,我们也该去藏经阁,将《鸿蒙宗护华夏细则》的副本送往庭与修仙界,让他们也知晓这‘只助不扰’之策,共同守护华夏的衍化。”
龙宇点头,与玄冥并肩走下观星台。阳光透过起源殿的玉窗,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落在那些记录着华夏文明的典籍上,也落在那些即将奔赴地球的弟子们身上。这一刻,起源殿的道韵与地球的生机遥相呼应,仿佛在诉着一个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故事——一个属于鸿蒙宗,属于龙宇,也属于华夏先民的,漫长而温暖的故事。
此后千年,鸿蒙宗的弟子们始终坚守着“只助不扰”的准则:他们在华夏先民遭遇大旱时,暗中引灵脉之水滋润土地,却让先民以为是“降甘霖”;他们在华夏部落创制文字时,暗中修正部分字形的缺陷,却让先民以为是“先祖托梦”;他们在域外妖邪靠近地球时,与御兽殿的星兽并肩作战,却让华夏先民以为是“流星划过”。
而华夏文明,也在这份“守护”与“自由”中,一步步走向繁荣:从部落联媒早期邦国,从象形文字到成熟的甲骨文,从简单的农耕到复杂的礼制,每一步都带着人族自身的智慧与韧性,每一步都被玄空带领的“华夏纪事堂”详细记录,存入起源殿的“华夏文明藏”。
直到多年后,龙宇再次立于观星台,看着鸿蒙盘中华夏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看着先民们在宫殿前举行的登基仪式,看着那些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眼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玄冥,你看,他们做到了。”他轻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没有我们的强行干预,他们依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之路。”
玄冥点头,目光落在那些青铜器的铭文上,轻声道:“这便是‘只助不扰’的意义——我们守护的不是一个‘被塑造’的文明,而是一个‘自主生长’的文明。这样的文明,才能真正在三界六道中站稳脚跟,才能真正传承下去,永不熄灭。”
龙宇抬手,鸿蒙盘再次展开,青金色的光纹围绕着华夏区域缓缓旋转,仿佛在为这个新生的王朝送上祝福。“是啊,文脉永续,便是我们对洪荒最好的告慰,也是对三界六道最好的守护。”
观星台外的阳光依旧温润,起源殿的道韵依旧厚重,而地球的华夏大地上,一个新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