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技术伦理宪章》的颁布与“超技术监管局”的成立,如同给狂奔的野马套上了缰绳。联盟在经历短暂的混乱与埃洛·金事件的阵痛后,社会情绪逐渐从知识狂热转向一种更为审慎的求知欲。研究仍在继续,但每一步都伴随着严格的伦理审查和安全评估。瑞恩领导的科学院开始系统性地将档案馆的知识与联盟现有科技树进行融合,寻求稳定、可控的进步路径。苏茜则专注于培养新一代具备强大心智和伦理观念的灵能者,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超常个体。
然而,就在联盟试图巩固这来之不易的内部平衡时,对“万档案馆”本身的深入研究,却揭示了一个远比单一文明遗产更为宏大、也更为惊悚的真相。
尘封的记录
陈星带领的历史与哲学团队,负责破译档案馆中那些非技术性的记录——包括“回响纪元”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艺术以及……他们所谓的“终末之灾”的详细记载。
这些记录并非存储在易于读取的晶体中,而是烙印在一些极其稳定、却难以直接解读的“时空褶皱”里。破译过程缓慢而艰难,但当第一段完整的记录被成功还原时,其内容让所有知情者脊背发凉。
记录显示,“回响纪元”并非第一个达到极高技术层次并接触到维度奥秘的文明。在他们之前,根据其考古发现和理论推演,至少存在过两个,甚至可能更多的、同样辉煌的“上古纪元”。这些纪元的称呼已不可考,但“回响纪元”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宇宙背景辐射中残留的规则“化石”和某些维度夹缝中的遗迹,确信它们都曾发展到能够窥探、甚至有限度干涉高维领域的程度。
而所有这些纪元的结局,都惊饶一致——并非毁于战争、内乱或资源枯竭,而是毁灭于一种被称为 “规则潮汐” 的、宇宙尺度的周期性现象。
“规则潮汐”,并非物理上的引力潮汐,而是宇宙底层规则本身稳定性的周期性波动。在“潮汐”的高峰期,规则稳固,物理常数恒定,文明得以诞生和发展。而在“潮汐”的低谷期,规则会变得“松弛”甚至“混乱”,物理常数漂移,维度壁垒脆弱,各种在稳定期不可能出现的规则异常(如“概念寄生体”、自发性降维区域等)会大量涌现,最终导致整个宇宙层面的、不可逆的“信息结构崩坏”和“现实重构”。旧的纪元被抹去,新的规则在废墟上重新确立,等待下一个轮回。
“回响纪元”的学者们悲观的认为,他们自身也正处于一次“规则潮汐”低谷期的前夜。他们倾尽所有建造“万档案馆”,并非为了躲避某种具体灾难,而是希望在自身被彻底“重构”之后,能将知识的火种投入下一个纪元的“潮汐”高峰期,期待能有幸阅文明发现它,并或许……能找到打破这绝望循环的方法。
“我们……我们不是第一个,”陈星在向议会核心成员汇报时,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我们也可能不是最后一个。联盟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有的挣扎、牺牲与成就,可能都只是在一个早已注定的、宇宙尺度的循环汁…一次短暂的浪花。”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俯瞰者”的存在。那是一种来自时间尽头的、命运层面的窒息福
档案馆的深层秘密
与此同时,瑞恩和阿米尔领导的团队,在档案馆的技术核心区域,也有了更惊饶发现。在破译最高权限的加密信息库时,他们找到了一些并非由“回响纪元”创造的……东西。
那是一些极其古老、甚至比“回响纪元”主体结构还要古老的规则印记。它们如同伤疤一样,烙印在档案馆的底层架构上。经过对比分析,瑞恩惊恐地发现,其中一些印记的规则特征,竟然与联盟曾经遭遇过的“概念寄生体”以及“同化者”的核心逻辑,有着高度相似性!
“这不可能……”阿米尔看着对比数据,喃喃道,“‘概念寄生体’是我们这个纪元才首次确认的异常!‘同化者’也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兴起的!它们的‘签名’怎么可能出现在上一个,甚至上上个纪元的遗迹中?”
唯一的解释,令人毛骨悚然:“概念寄生体”和“同化者”所代表的规则异常,并非我们这个纪元的特产,而是伴随着每一次“规则潮汐”低谷期,都会从规则松弛的宇宙底层重新浮现的、“周期性瘟疫”!
“回响纪元”的记录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提到了在潮汐低谷前期,会出现各种“规则的畸变体”和“逻辑的癌细胞”,他们同样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清理了其中一部分。而“同化者”那种追求“归一”的思潮,在记录中被描述为一种在规则动荡时期,文明面对不可抗拒的消亡压力时,极易产生的、试图通过自我湮灭来融入“永恒规则”的集体心理变态。
档案馆本身,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库,它更是一个宇宙周期性灾难的观测站和警告碑!
新的涟漪
就在联盟高层被这循环的真相压得喘不过气时,现实世界的异常,再次印证恋案馆的警告。
并非来自遥远的边疆,而是发生在联盟核心疆域内部。
第一个异常报告来自“万律交汇点”的空间交通管制中心。多个飞行员报告,在穿越某些常规跃迁航道时,出现了极其短暂的“规则感知剥离”——仿佛一瞬间,他们失去了对所有物理法则的直觉,飞船、星空、甚至自身的存在都变得陌生而怪异,虽然瞬间恢复,但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
紧接着,联盟科学院下属多个高能物理实验室,在几乎同一时间观测到了无法解释的基础常数波动。虽然波动幅度极,远未达到影响宏观世界的程度,但其存在本身,已经动摇了物理学的基石。光速、普朗克常数、精细结构常数……这些宇宙的“铁律”,似乎出现了细微的、但确实存在的“颤抖”。
最令人不安的报告来自苏茜领导的灵能监测网络。她感知到,在宇宙的“背景灵能场”中,出现了一种低沉的、充满恶意和饥渴的“嗡鸣”。这种嗡鸣并非来自某个具体方向,而是弥漫性的,仿佛源自规则本身,与当初“概念寄生体”给饶感觉类似,但更加……“原始”和“广泛”。
“规则潮汐的低谷……开始了?”凌霜(已卸任,但作为最高顾问受邀参会)在紧急会议上,出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猜测。
“根据‘回响纪元’的数据模型推演,我们确实可能处于一个周期性规则扰动的上升期初期。”瑞恩调出了复杂的模拟图表,图表上的曲线正从平稳区间缓缓滑向代表不稳定的红色区域,“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这么突然。”
议会的抉择
真相与危机同时降临,守望者议会面临着比林墨时代更加复杂和根本的挑战。敌人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存在,而是宇宙运行规律本身周期性的“恶意”。
“我们必须立刻启动全文明应对预案!”李琮率先发言,语气急促,“加强所有关键设施的规则稳定防护,重新评估所有依赖恒定物理常数的技术体系,建立全域规则异常监测网!”
“这还不够!”艾莎·维兰补充道,“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心理干预,不能让恐慌蔓延!同时,资源分配必须重新调整,优先保障民生和基础科研的稳定性。”
卡伦·星歌则从生态角度提出警告:“规则扰动必然会影响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灵能场,我们需要提前部署生态防护力和灵能稳定节点,防止大规模生态崩溃和精神污染事件。”
瑞恩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星图之上,那里代表着联盟辽阔的疆域和无数依赖稳定规则生存的公民。“技术层面,我们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从档案馆获得的知识,全力研发更强大的规则稳定和防御技术,这是我们的‘盾’。另一方面……”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凝重,“我们必须开始研究,‘回响纪元’未能完成的课题——如何在一个规则崩溃的宇宙汁…生存下去,甚至……找到干涉‘规则潮汐’本身的可能性。这是我们的‘矛’。”
苏茜与陈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然。
“灵能与哲学,将在这场生存之战中扮演关键角色。”苏茜道,“当物理规则不再可靠,个体的意识锚定、集体的信念力量,可能成为最后的安全绳。我们需要一场全文明层面的精神觉醒,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基于对宇宙真相的清醒认知,建立起坚韧的、对抗规则混乱的‘心灵壁垒’。”
陈星点头:“历史告诉我们,在循环的绝望中,文明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像‘同化者’一样放弃自我,追求虚无的‘永恒’;要么在混乱中陷入疯狂与自我毁灭。我们必须找到第三条路——在承认循环的前提下,依然坚持我们的价值,扞卫我们的存在,并永不停歇地寻找打破循环的微光。这需要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团结。”
启程
联盟这艘巨轮,再次调整了航向,驶向了一片连“回响纪元”都未能穿越的、充满规则风暴的未知海域。
所有的科研计划被重新规划,资源向规则稳定、维度防御、意识科技以及基础物理常数波动应对领域倾斜。一场无声的、关乎文明存续的“规则保卫战”悄然打响。
在“万档案馆”的最深处,瑞恩团队设立了一个新的前沿研究所,其任务不再是单纯学习知识,而是试图理解“规则潮汐”的机制,寻找其“源头”或“弱点”。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们别无选择。
苏茜和陈星则发起了“心灵灯塔”计划,旨在通过教育、艺术和精神训练,提升整个联盟公民的心智韧性和规则适应性,为可能到来的、规则彻底混乱的“至暗时刻”做准备。
阿米尔和李琮则忙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设计并建造新一代的“城市级”甚至“星球级”规则稳定锚,以及能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作战的防御舰队。
每个人都清楚,他们面对的,可能是自联卯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一次,没有明确的敌人可以对抗,没有具体的坐标可以进攻。他们是在与宇宙本身的“呼吸”为敌,与时间的循环为担
但没有人提议放弃。经历了无数磨砺的星语联盟,其文明之魂中已然刻入了不屈的烙印。无论前方是“俯瞰者”的凝视,还是宇宙轮回的宿命,他们选择——仰望星空,坚守到底。
而在那无人能感知的规则最底层,那低沉的、预示着周期终结的“嗡鸣”,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喜欢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图书馆管理员,开局创造超凡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