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御史听了这话,当下一甩衣袖,径直离去。
刘伯温身为御史中丞,岂会不知手下御史们多有不净之事。只是如今陛下似也存了看戏之意,刘伯温便未着意大力整治。
有时啊,越是混乱的当口,那机会反倒更多哩。
自胡惟庸倒台后,李善长也慢慢放权。他本是爱那权力的,只是如今却不敢抓得太紧了。
于朝堂诸多事体,李善长不过是和和稀泥,不大肯表明自家立场。
现今,浙东集团、江南士绅集团争斗正酣,又有常孤雏等保皇派在,这朝局赌是乱得紧哩。
李善长也算明白了刘伯温缘何做出那般抉择,有事便做,无事就放权,当真是个明智的决断。
李祺陪着李善长吃茶,道:“父亲,如今朝堂争斗愈发激烈,咱要不要拉拢拉拢淮西勋贵们?”
李善长道:“拉拢?你难道没瞧见徐达、常遇春都急流勇退了?咱若去拉拢,莫非要陷进党争的漩涡里?”
如今丞相之位已无,被朱元璋拆作中书省、内阁与六部来分权。不管咋,想如从前那般大权独揽,可就难喽。
李善长心里明白,朱元璋眼下对各派党争暂且不管,分明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哩。
李善长心中明白,陛下朱元璋迟迟未对各派党争下手,实有深意。他知晓,陛下在等那学习新学的辽东学子壮大起来。辽东之地,学风渐盛,新学于彼处生根发芽。
如今儒林系统,虽底蕴深厚,却也不乏陈规旧矩。
陛下看准这辽东新学学子,待其规模变大,便可如一股新流,冲击当下儒林。
新学学子带着别样见解与活力,若成长起来,能为朝堂与儒林注入新风。
届时,儒林系统中那些因循守旧之态,或可被打破。
而朝堂之上,也能有更多新才可用,不局限于旧规所荆
李善长深知陛下此举,实是为长远计,以新学学子冲击儒林,重造一番新局面,大明未来,或因之气象一新。
辽东新学,实乃集大成者。其涉猎广泛,包含文、数、工、农、医等诸多学问,可谓汇聚百家之长。
于文学方面,不拘泥于传统之法,倡导新的文风与思想,以文字述世情、展抱负。算数之学,精准计量,于商事、工程皆有大用,可理清繁杂数据,助力诸事条理分明。
工学专注器械制造、建筑营造,钻研新术,使物件精巧、建筑坚固,推动民生与国防发展。
农学则深入研究土壤、节气与种植养殖之法,提升产量,保障百姓衣食。
医学探究病理药理,以新方疗愈疾病,守护民众康健。
此新学非纸上谈兵,每一门皆具经世致用之能。
其旨在培养可用之才,让所学切实服务于社会民生,对大明的发展而言,犹如久旱甘霖,将带来深远影响与巨大变革。
别的且先不,单就南北两条水泥管道的修建工程,便有诸多辽东技术掺和其郑
辽东之地,论及传统儒学底蕴,确然难与南方相较。
南方文风昌盛,儒学传承久远,学府林立,鸿儒辈出,千年积淀之下,底蕴深厚非常。
然辽东之新学,却如破土春笋,潜力无穷。
新学广纳文、数、工、农、医等诸般学问,百家之长熔于一炉。
其文,不拘泥旧章,以新思论世;其数,精于计量运算,为诸事奠基;工学创新,推动器械建筑之发展;农学探新径,保粮丰仓满;医学研新方,佑百姓安康。
新学注重实用,所学皆为经世致用之术。
学子所学,非徒为章句之学,而是能切实用于民生、国防、经济诸事。
假以时日,随着新学不断发展,其影响必将日益深远。
儒学虽为华夏正统,然时移世易,新学顺应时代需求,其蓬勃之势难以阻挡。
待新学学子不断成长,遍布四方,以其所学施于下,取代儒学主导地位并非妄言。
彼时,新学或成下治学新风尚,引领大明走向别样辉煌,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带来无尽福祉。
此前,山东孔家一朝被打倒,局势骤变。山东见状,遂效仿辽东施行新政。
在这新政推行之中,一个显着的现象便是,诸多辽东学子获委任为基层官吏。
辽东新学培育出的学子,所学不局限于传统儒学,于文、数、工、农、医等诸多领域皆有涉猎,所学皆具经世致用之能。
将这些辽东学子安排至山东基层,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则,借辽东学子之力,为山东新政推行注入新血。
他们带来辽东施行新政的经验,能在基层将新政具体措施稳步落地,从兴修水利到推广新农技,从革新基层治理到发展地方经济,以其所学,带动山东各地改变。
二则,山东向来受传统儒学影响极深,孔家虽倒,旧习犹存。
辽东学子秉持新学思想,可冲击旧有观念,为山东基层带来新的思维与风气,让民众逐渐接纳新政理念,促进社会变革。
三则,通过辽东学子在基层的布局,加强对山东的管控。
这些学子深入民间,能及时反馈基层状况,确保新政推行符合实际,也使朝廷对山东局势有更精准把握,稳固统治。
如此布局安排,可谓深谋远虑,对山东未来发展走向影响深远。
一日,李祺与李善长父子二人闲坐。李祺面色郑重,对李善长道:“父亲,孩儿寻思着,也想挪一挪位置。您想啊,您身为开国勋贵,又曾居丞相之位,声名远扬。在这情形下,孩儿若只是按部就班地被提拔上去,旁人瞧着,怕是觉得孩儿全凭父荫,而非靠自身本事。”
李祺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坚定,继续道:“孩儿心中实有抱负,不愿就这样在他饶议论声中一步步升迁。孩儿想凭借自己的能耐,寻个新去处,好好施展一番。”
李善长听着儿子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李祺见状,接着道:“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孩儿若能跳出这既定的升迁路径,寻个新的差事,既能避开些无谓的纷争,也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不定,还能为咱李家再添几分荣耀,为朝廷做出些实实在在的功绩。”
李善长思索片刻,缓缓道:“我儿有此想法,倒也难得。只是这官场之事,向来错综复杂,你需谨慎行事。”
李祺赶忙应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心,不负您的期望。”
喜欢大明最强外戚!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明最强外戚!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