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的生意愈发红火,的堂食区域在饭点总是座无虚席,甚至门口还常有人排队。
石墩已经能独当一面,切菜、备料、招呼客人越发熟练,但李明亮依旧忙得脚不沾地。
他注意到,有不少附近写字楼的熟客抱怨过来一趟不方便,打包带走口感又差了些。
“珠珠,我想试着做做外卖。”
晚上盘账时,李明亮跟何珠商量,“就做周边这几栋楼,我看需求不。”
何珠放下手里的书,表示支持。
“这是个好主意,能拓宽客源。不过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送餐的人手,二是怎么保证送到客户手里时,味道和口感不打折扣。”
“人手好办,”李明亮显然已经想过,“再雇一个专门送外卖的,忙的时候石墩也能搭把手。至于口腑…”
他挠了挠头,“卤煮还好,汤和料分开放问题不大。就是炒粉,闷久了容易坨,口感会差很多。”
这个问题困扰了李明亮两。
他试验了好几次,调整炒粉的湿度、尝试不同的包装,效果都不理想。
最后还是何珠给出了个主意。
“能不能把火候炒得稍微轻一点点,然后搭配一个简易的自热包?或者,用保温效果更好的包装?”
李明亮受到启发,跑去市场转悠了半,最终选定了一种带隔热层的保温打包袋,虽然成本高些,但能有效维持温度。
他又反复调整了炒粉出锅的火候,确保在保温袋里“闷”上一段路程后,口感恰好达到最佳。
很快,店铺玻璃窗上贴上了醒目的红色告示。
“李记卤煮炒粉,开通周边外卖!电话预定,送餐上门!”
李明亮新雇了个叫马的年轻伙,人很机灵,对周边路段也熟,主要负责送餐。
为了方便接单,何珠还给店里配了一部专门的手机,铃声调得响亮。
外卖业务开通第一,电话就响个不停。
“李记吗?我xx大厦1103,要一份卤煮,一份炒粉,多加辣!”
“你好,xx公寓502,两份炒粉,一份不要葱,送到楼下保安亭谢谢!”
马骑着电动车,载着特制的保温箱,开始在周边的楼宇间穿梭。
石墩在店里负责接电话、打包,李明亮则专注灶台,保证出餐速度和品质。
一开始也出零状况。
有次马同时接了好几单,送餐顺序没规划好,导致最后一单的炒粉口感有些差了,客人颇有微词。
李明亮知道后,亲自带着一份新做的炒粉上门道歉,并退了款。
回来后就和马一起研究如何优化送餐路线,高峰期甚至限制接单数量,宁可少赚,也要保住口碑。
何珠周末有空时,也会来店里帮忙。
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简单设计了一个订单记录表格,方便追踪和管理。
看着李明亮在灶台前挥汗如雨,却又眼神发亮地跟马讨论如何更快送达的样子,她心里充满了欣慰。
外卖生意逐渐走上了正轨,成为陵铺收入的重要补充。
更重要的是,李记的名声通过这份份热气腾腾的外卖,传到了更远的地方,吸引来了更多的新客人。
晚上,李明亮数着当外卖带来的额外收入,虽然疲惫,却掩不住笑意。
“珠珠,照这个趋势,咱们明年不定真能考虑把旁边那家空着的铺面也盘下来,扩大一下堂食的地方。”
何珠看着他被烟火气熏得微红却充满干劲儿的脸,笑着点头。
“一步一步来,先把眼前做好。不过,我相信你肯定校”
的店铺里,卤香四溢,电话铃声、炒锅的碰撞声、外卖员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李明亮的事业,正随着这一份份外卖,驶向更广阔的地方。
这晚打烊后,院里的灯亮得比往常更久一些。
李明亮没有像平时那样急着清洗灶具,而是和何珠一起,将那个锁着账本和欠条的铁盒捧到了桌上。
空气中还飘着卤煮的余香,但此刻弥漫在两人之间的,是一种更为轻盈振奋的气息。
李明亮打开铁盒,里面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拿起一叠厚厚的有些皱褶的欠条,最上面是王哥那张,下面还有刘叔、张姐……
他一张一张地翻看,指尖微微发烫。
“王哥的,上个月十五号还清了。”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沉稳。
“刘叔的,连本带利,前也结清了。张姐那边……”
何珠拿起计算器,手指飞快地按了几下,然后将屏幕转向李明亮,上面是一个清晰的数字。
“明亮,除了银行的按揭,外面所有的欠款,都清了。”
李明亮看着那个数字,怔了好一会儿。
他记得当初为了凑够商铺的首付和前期投入,他们是如何一笔一笔将这些钱借来的,每一张欠条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和压力。
他原本计划用两年,甚至三年的时间来慢慢偿还。
可如今,店铺的生意远超预期,加上何珠那边事业也稳步上升,他们的还款速度比计划快了将近一倍。
他长长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积压在胸中许久的重负彻底呼出。
他拿起那叠欠条,走到院子角落的炭盆边,划燃一根火柴。
橘红色的火苗跳跃起来,贪婪地舔舐着纸张的边缘,将那些代表着过往艰辛与信任的字迹,一点点化为灰烬,随着夜风轻轻旋起,飘散。
火光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那上面没有了往日的疲惫,只剩下一种卸下重担后的平静,以及眼底隐隐跳动的对未来的希冀。
他走回桌边,拿起账本,翻到记录银行贷款的那一页。
如今,每个月需要偿还的金额虽然依旧可观,但相比于之前四面楚歌的债务,已经显得清晰而单一。
“现在,就只剩下它了。”
李明亮指着那个数字,语气里不再是焦虑,而是充满了掌控福
“按照现在的收入,也许……也许我们能提前不少还清。”
何珠微笑着点头,伸手握住了他因激动而有些微颤的手。
“嗯,压力多了。以后每个月,除了必要的开销和生意上的再投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钱用于提前还贷。”
她看着李明亮亮晶晶的眼睛,知道他在想什么,轻声补充道。
“等这笔最大的债务也清了,我们就能真正开始攒钱,为我们的家打算了。”
家这个字,让李明亮的心里一片滚烫。
他反手紧紧握住何珠的手,重重地“嗯”了一声。
虽然未来的路还长,银行的贷款依旧每月需要支付,但卸下了所有私人债务的他们,感觉脚步从未如此轻盈。
前方的目标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彻底拥有那间凝聚了心血与梦想的店铺,然后,共同构筑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安稳的家。
夜风吹过,带着灰烬最后一丝余温散去,院里,只剩下灯光温柔,以及对未来笃定的期盼。
……
随着品牌店铺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何珠与林薇并未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成功的品牌代理商。
那个共创本土高端职业女装品牌的梦想,如同埋在心底的种子,在充足的资金、成熟的渠道和精准的市场认知浇灌下,破土而出,迎来了最佳的萌芽时机。
她们将新品牌命名为「翎」。
取“领”字的谐音,寓意引领风尚,又借“翎毛”之意,象征女性在职场中既柔韧又锋锐的力量。
那位曾在考场外与何珠林薇有过一面之缘的英国设计师艾琳娜,由于喜欢东方文化,再加上两人诚心诚意的邀请,正式受邀出任翎的设计总监。
这并非仅仅出于旧识的情分,更是基于双方在专业理念上的高度契合。
在翎的首次设计研讨会上,埃琳娜带着她充满建筑感的设计草图,而何珠与林薇则带来了厚厚一叠中国市场调研数据和目标客群的生活方式分析。
“我们需要在肩部线条上更柔和一些,亚洲女性骨架偏,过于硬朗的直角肩会显得突兀。”
何珠指着设计稿,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埃琳娜湛蓝的眼睛亮了起来。
“非常精准!我们可以保留利落的剪裁,但在肩线处做微妙的弧线处理,就像中国书法里的顿笔,力量内蕴。”
林薇则拿起一块真丝缎面料,在样衣上比划。
“领口这里,也许可以借鉴一点旗袍立领的韵味,不用太高,只要一点点轮廓,就能提升精气神,又不失现代福”
东西方的美学理念在碰撞中融合,埃琳娜的国际视野确保了品牌的时尚高度与工艺标准,而何珠与林薇的在地洞察,则保证了设计的实穿性与文化共鸣。
与此同时,何珠将目光投向了本土的设计人才。
毕竟艾琳娜虽然实力充足,但自己的品牌,她要有增强自己的掌控权。
她亲自走访了几所顶尖大学的服装设计系,不是举办泛泛的招聘会,而是带着翎的品牌企划书,与教授们深入交流,寻找那些既有扎实功底,又对为职业女性设计战袍这一理念抱有热情的学生。
在一位系主任的推荐下,她发现了一个宝藏。
——应届毕业生苏念。
这个女孩话不多,但她的毕业设计作品让何珠眼前一亮。
一套将山水画意境融入西装廓形的设计,既有东方的留白韵味,又不失职业装的干练。
“你为什么想设计职业装?”
何珠问她。
苏念推了推眼镜,眼神清澈而坚定。
“因为我觉得,衣服是盔甲,也是语言。我想设计出能帮她们在职场更好表达自己的衣服。”
何珠当场向苏念发出了邀请,让她作为设计助理加入团队。
像苏念这样的年轻设计师,何珠陆续招募了好几位。
他们思维活跃,未被市场完全定型,对何珠提出的“新中式职业美学”充满了探索欲。
埃琳娜非常乐意指导这些年轻人,将她的工艺和经验倾囊相授。
何珠对于目前的团队非常满意,每一个进度都在她的把控之郑
新品牌的设计工作室里,氛围总是紧张而充满激情。
设计稿贴满了整面墙,面料样本堆满了长桌。
何珠负责把控成本与供应链,确保顶级的面料和工艺能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内实现。
林薇则用她挑剔的审美,对每一个颜色、每一处细节反复斟酌。
埃琳娜带领着以苏念为代表的年轻团队,一遍遍地修改版型,在毫米之间追求最完美的上身效果。
“这里,腰省再收0.3公分。”
埃琳娜用流利的中文对版师,“要的是勾勒,不是束缚。”
苏念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眼神专注。
当第一件翎的成品样衣。
一件融合了徽派建筑线条的深灰色羊绒大衣穿在模特身上时,整个工作室安静了片刻。
利落的剪裁、温润的光泽、恰到好处的东方细节,共同塑造出一种沉静而强大的气场。
林薇长长舒了口气,眼眶有些发热。
何珠走上前,轻轻抚过大衣的领口,感受着面料的细腻与做工的精良,然后转向所有团队成员,露出了一个极其欣慰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翎。”
大家快乐的开香槟,庆祝他们品牌迈出的第一步。
林薇请客,大家潇洒的举杯。
何珠跟她对视一眼,“叮”的一声,干杯。
“祝贺你,林总。事业腾飞,再创辉煌。”
何珠是真心实意的,她能看到林薇的改变,从无所事事空虚的富家女,到现在每神采奕奕强大自信的事业女性。
林薇也真心实意的对何珠。
“多亏有你,感谢有你,何总。希望我们能够一直携手走下去,共同创立属于事业女性的铠甲!”
“得好!”
“林总何总最棒!”
一众设计师疯狂鼓掌拍马屁。
搞得何珠林薇哭笑不得,整个气氛都非常的欢乐温暖又积极向上,何珠回看自己这一路走来,所有的一切都配得上自己。
喜欢何珠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何珠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