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七户,只有朱家的朱盛得知消息后,没有犹豫的便同意了避入深山。二话不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随时应对。
钱家和陈家稍作思索后,也勉强同意了。他们虽心存顾虑,但权衡利弊后,还是选择了谨慎行事。
张良在听闻朱盛没有犹豫的便选择了去深山,他也当即开始收拾起包裹。
余下吕家和高家,是下晌给他答复。
唯独刘忠一家,在得知自家父亲和弟弟的所作所为后,反应极为激烈。
他们不仅拒绝避入深山,甚至连何里正的好意提醒都置若罔闻。
刘忠面色铁青,指着何里正的鼻子,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我们家的事,不用你们操心!我爹和我弟就算做了什么,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轮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
何里正摇头叹息,却也无可奈何。刘忠的父亲和弟弟做了那样的事,虽然已经分家,但他这个做儿子的一时间不肯承认,更不愿面对。这份固执与逃避,或许正是人性中最复杂难解的部分。
好在他还没来及透露去深山避祸的消息。
卫时得知此事后站在树荫下,眉头紧锁,目光沉沉地望着远处。虞秋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算了,随他们去吧。人心不同,何必强求。”
卫时收回目光,点零头,眼中却闪过一抹深思,这世道本就艰难,若连面对真相的勇气都没有,又如何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只是苦了他媳妇和两个孩子......”虞秋的思绪飘回当初。
胡氏为了一线希望,毫不犹豫的下跪求人,是她从后山的深坑里,将刘梁和刘米两个懂事的孩子救出来的。
转念又想起刘忠,那缺初分明是个有决断的,分家便毅然决然分了家。如今涉及到亲缘生死,又看不通透了。
卫时抿了抿唇角,斟酌片刻才出口安慰,“总归需要几日时间才能彻底安顿进深山。这几日,他会想明白的。”
坐在一旁的何里正,轻啜了口茶水才叹道:“他应是一时间接受不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这般狠心,给他些时日,总会想明白的。”
何里正果然一语中的。到了下晌时分,刘忠便怒气冲冲地闹到了刘家。
虽外人不知究竟所为何事,却都目睹了,刘忠失魂落魄的从刘家走出来的模样,衣衫凌乱,眼神空洞,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
到了晚间,刘忠特意备了些吃食,亲自登门来到何里正家,郑重其事地赔礼道歉。
高家和吕家因听闻盗匪被击湍消息,便不愿冒险往那吃饶深山跑。
更何况,这一躲,可就变成了黑户!若是不幸被抓,那是要命的事!
在他们看来,即便卫家的卫时、卫家媳妇的兄长和周家的周满确实有些本事,但仅凭三人之力,想要护佑整个村子的安危,终究太过勉强。
接下来的几日,村中渐渐形成了默契的作息。白日里,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佯装如常,待到夜幕低垂,万俱寂之时,除了刘老头一家、高家和吕家外,其余村民都开始悄然行动起来。
首要的就是先运粮,其次是厚实的衣衫铺盖,最后才是家中常用的物件。众人齐心合力,仅用了三个晚上,便将大部分家当都转移得差不多了。
在第四晚,家中都只余下了不起眼的物件。虽都是些零碎之物,但能携带的,村民们一样没落下。
夜色中,一盏盏微弱的灯火映照着乡亲们忙碌的身影,整个村子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郑
第五日清晨,刚蒙蒙亮,一轮红日才刚冒出头,就被席卷而来的大片乌云覆盖。刹那间,一声震耳欲聋的闷雷炸响,紧接着狂风骤起,席卷着沙尘与落叶,在村子上空盘旋。
这场期盼已久的甘霖,终于在久旱之后降临。秋雨如注,洗刷着干渴已久的大地。
卫家后院引来的水塘早已干涸,不过半日光景,已被这及时雨重新填满,泛起粼粼波光。
此时玖城各处的百姓,那些被干旱煎熬得几近绝望的心灵,终于在这一刻捕捉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可肆虐的盗匪依旧在暗处觊觎,官府的征役如狼似虎,繁重的税赋更似无底深渊......这三座大山依旧沉甸甸地压在百姓佝偻的脊背上。
这场秋雨,不过是命运暂缓挥下的屠刀,在绝境中硬生生劈开了一道窄缝,为众人争取了一丝喘息的空隙。
高家与吕家,瞧着、听着村里其他人连夜忙碌的张罗声,产生了一丝动摇的心,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稳稳按住。
因此,尽管村中其余十几户趁着夜色进了深山,他们仍守在自家宅院里,锁好了院门。白紧闭窗棂,夜晚点亮灯火,做出一副安分守己的模样,只等着官道重开,恢复往日平静的日子。
青山村的众人,因这场酣畅的秋雨,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了个安稳觉。
感受着雨水带来的凉意,虞秋他们都换上了稍厚一些的衣衫,那夹了薄棉的袄都已经备好,只等寒意漫上来时裹住身子。
深山里的夜晚,冷意渗骨,若不多添件衣裳,寒气轻易就能钻进骨缝里去。
村里最终进山避祸的共十三户,除了卫家的粮食,其余十二户的都放置在那临时搭建的粮仓里,包括家用、衣衫和铺盖。只等日后新房建好了,再往自家搬运。
这场秋雨连绵整日仍未见歇,十三户家中都已经空荡荡的无法过夜,众人只得连夜冒雨摸黑往深山里赶。
卫时与虞秋一前一后引着路,队伍里今日全是老弱妇孺。家中青壮、劳力都留着山里,在背风的林子里搭建临时落脚的木屋。巧的是昨日刚把最后一根梁木钉结实,今夜众人赶过去,正好能钻进暖烘烘的新窝避雨。
半途中迎面遇上了各家的青壮与劳力,摸黑来接自家的家人,见着妇孺老人冒雨赶路,身上都背着行李,立刻大步迎上去接应。
雨幕里泥泞的山路比平日难行,原本三个时辰的路程,一行人走走停停,竟耗了近四个时辰才挨到地方。
这趟再进山,轻易便不会再出山。
至少,在世道安稳之前,众人都不会去冒险。
待十几户人家陆续回到各自搭好的木屋里,草草洗漱睡下时。
青山村,悄无声息地来了十几个陌生面孔。
喜欢古代末世生存日常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古代末世生存日常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