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谢的两位朋友,30多岁的,姓郑。40多岁的姓杨。
静安跟郑哥唱了几首歌,两人回到包厢,郑哥对杨哥:“老谢没骗我们,人家真是歌手。”
老谢冲静安使个眼色,让静安给两位大哥敬酒。
静安已经喝了一些酒,整个人不那么僵硬了,渐渐地放开,话也敢了。不过,她酒量不高,不敢多喝。
老谢也看出来了,就对静安:“你不能厚此薄彼呀,跟郑唱歌了,也得请杨哥唱歌啊。”
静安就:“杨哥,你喜欢唱啥歌?”
杨哥:“我喜欢唱《青藏高原》——”
静安笑了:“杨哥你太厉害了,这首歌是李娜的,我真唱不上去。”
杨哥端着酒杯,眼神斜睨着静安,似乎在打量她。
杨哥:“这都唱不了,咋当歌手啊?”
静安忽然冒傻气:“你们所有的案子,都能破吗?”
老谢瞪了静安一眼:“你咋啥话都呢,快点,给郑哥敬杯酒,道个歉。”
静安也觉得这句话冒失,也是因为喝点酒,心情一放松,马行空,没有约束。
饶嘴,真应该有个把门儿的,一旦喝酒不受控制,随心所欲的话。
静安连忙给杨哥倒酒,杨哥却笑了:“陈儿,你的有道理,谁也不是长胜将军,赵子龙也有败的时候,这也许就是人生吧。”
静安陪着杨哥喝了一口酒:“杨哥,李娜的其他歌曲,我一般的能唱。你要是有兴趣的话,我陪你唱首《好人一生平安》。”
杨哥:“这首歌没有气势,换一首吧,她还唱过《嫂子颂》——”
这个静安知道,是电视剧《赵尚志》的插曲。
静安还记得一年前,她去哈尔滨进服装,回来的火车上,遇到葛涛和姚,两人带着一袋子苹果,后来两人临时有事,下火车走了,静安把这袋子苹果背了回来。
当时觉得有点纳闷,葛涛去一趟哈尔滨,背回一袋子苹果?可惜,袋子没打开,她没看见里面是什么。
静安陪着杨哥,唱了一首《嫂子颂》:
嫂子,借你一双手,捧一把黑土先把鬼子埋掉,嫂子借你一对大脚,
踩一溜山道,再把我们送好。嫂子借你一副身板,挡一挡太阳,我们好打胜仗——
杨哥唱这首歌曲,特别动情。静安猜测杨哥肯定有一位大嫂,在他年少的时候,很照顾他。
东北人,很尊重大嫂。大嫂,仅次于母亲的位置。
杨哥唱完歌,两眼闪着泪花,却笑着:“看看,你都给我唱得动情了。”
大家喝得差不多了,静安陪老谢去大厅跳舞。
老谢告诉静安,杨哥的母亲去世早,都是嫂子把他带大的,他后来上学,都是嫂子省吃俭用供他念的书。他是70年代末,第一批大学生。
静安:“谢哥,那他现在对他嫂子可好了吧?”
老谢:“哎,别提了,日子刚好点,嫂子就得病去世。”
静安心里莫名地难受,她不敢听这样的消息。虽然跟她没关系,但是难受。
老谢:“杨哥可讲究了,他的侄子侄女,他都想办法给安排了工作,他的侄子侄女,比他不了几岁,想上学的,他供,想参加工作的,他找工作。大侄子结婚,全是他操办的,我们领导的车都让他借出去,给他大侄子接亲——”
静安:“我以为干你们这行的,不讲人情。”
老谢:“我们也不是吃铁丝拉钢条,我们也是人,大事讲原则,事,过去就过去了,不影响案子就校”
静安被老谢逗笑了。老谢也有幽默的时候。
过了几,老谢又开着车,来到长胜,交给静安一张纸条:“你让叔按照名单去送草垫子,质量一定要过关,不能糊弄人。”
静安:“你放心吧,你就是教我爸糊弄人,他都不带干的。”
静安去了农贸市场,看到父亲捧着一碗大碴粥,蹲在角落里喝粥,跟旁边铁皮房的老板,唠嗑呢。
旁边有卖烤地瓜的大汽油桶,静安买了两个烤地瓜。
过去卖烤地瓜的,都是用那种装汽油的大桶,里面封上泥巴,垒上灶子,在上面烤地瓜。简易,但特别有年代福
父亲有时候冷了,卖烤地瓜的大叔,就招呼父亲,到烤地瓜的大桶旁边,暖和暖和。
静安买完地瓜,走到父亲面前,递给父亲一个地瓜,又把手里的地瓜,递给铁皮屋的老板。
刮风下雨,铁皮屋老板,就会让父亲到店里避一避。
老板不要,笑着:“我刚吃完,老伴给包的饺子。”
这时候,卖烤地瓜的大叔,忽然走过来,手里捧着一个大地瓜,递给父亲。
大叔:“哎呀,老伙计,这是你闺女啊?长得标标溜直的,刚才不知道是你闺女,你们吃的两个地瓜都是剩的,这个是新烤的。”
父亲和静安都推让,大叔却坚决留下。
父亲:“那这次收了,以后可不行了。”
大叔笑着:“剩地瓜不好吃了,我心思卖个过路客,没想到卖给咱自己闺女,那不行,必须补一个,要不我多不讲究啊?”
静安吃着烤地瓜,把手里的单子递给父亲:“爸,你照着这个单子,去送草垫子吧,记住,质量一定要好,这样也能拉个回头客,把裁缝店的电话,留给他们。有需要,就给你打电话。”
父亲看着纸单,连连点头:“爸知道了,质量的事,你放心吧,差不了。”
父亲看着有一家旅店,只要三条草垫子:“人家是不是不想要啊,碍于面子,只好要了三条。”
静安:“爸,你去送货,对方要是不想要,咱就不卖,拉回来也不搭啥。”
父亲:“行,晚上市场下市了,我再去送,白在市场上蹲着,还能卖两条。”
静安回到长胜,已经是下午,包厢里有几桌客人。
顺子迎上来,对静安:“姐,有个客人找你。”
静安一愣,:“谁找我?”
顺子:“那家伙戴个眼镜,在3个6包厢,不过,六哥不让你搭理他。”
静安一下子想起来了,那个唱《相思风雨址,给她费的客人。
静安回到后面的宿舍,简单地梳洗了一下,换上衣服,去了眼镜客饶包厢。
毕竟,对方给她两次费,点了两次歌,这回客人又到长胜来玩,她过去打个招呼,问候一声,还是应该的。
静安走到666包厢门口,里面亮着灯,有两位客人在话。
听见一个人:“这个工程你要是弄到手,那可就发了。”
另一个人:“全仰仗你了,老弟敬你一杯——”
静安听不出来哪句话是眼镜的,她敲了敲门框,因为没有门,门上挂着门帘,只能敲门框。
里面有人伸手撩开门帘,正是那个眼镜,他看到门外站着静安,笑着:“快进来,吃了吗?没吃就坐下吃一口。”
静安不敢跟客人多周旋,就没有坐下:“大哥你来了,想听什么歌儿,老妹给你唱十首歌。”
眼镜:“今不唱了,让你歇歇,陪我们喝两杯,一会儿陪祁老弟跳曲舞儿。”
静安抬眼去看“祁老弟”,她愣怔了一下。认出对方是雪以前的男朋友,静禹跟他打过架,在所里的走廊上,见过一面。
静安连忙偏过头,她心里算计,对方未必认出她来。
她今的打扮,跟当初去所里接弟弟,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她梳着马尾,现在,她长发披肩,又化了妆,祁少宝应该没认出她。
但静安也不敢在包厢里逗留太久,不是好事。
静安对眼镜:“哥,我不会话,也不会喝酒跳舞,你们喝吧,我去给您献歌。”
眼镜却忽然伸手,攥住静安的手:“别走啊,你怎么不会喝酒,不会跳舞呢?那,我来的时候,看见你陪着着装的那桌,又喝又跳的。”
静安往外拽自己的手:“那桌不一样,是我的朋友。”
眼镜:“我不是你的朋友吗?你跟他们能喝能跳,到我这儿就不行了?也不给我面子呀。”
眼镜话,一直都是慢条斯理的,文质彬彬的,根本看不出他是生气了,还是逗静安。但静安感觉到,眼镜攥着她的手很紧,不像开玩笑。
对面坐着的祁少爷,一张脸似笑非笑,不知道他有没有认出静安。
静安:“大哥,别逗我了,我还要去唱歌,不能耽误工作。”
眼镜:“你陪我们也是工作,都是赚钱,你那么死心眼干啥?咋地,怕我们给不起费呀?”
眼镜要是好好话,静安也不会转身就走,毕竟,来过两次。
可是,这眼镜好像喝多了,话口气虽然淡,但是,就是感觉哪里不一样。静安有点害怕。
喜欢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