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首页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弃文男主皆颠公 亲穿成宫女,励志改写be结局 满城婳 噬月医妃:逆天狂凰虐渣忙 老婆打遍诸天万界,我无敌了 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穿越成宇宙大帝的我只剩一个头 钻石王牌之球场王者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辫太阳病脉症并治上篇1-7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炒至颜色发黄)、赤豆(一分)

将上述两味药分别仔细捣碎并过筛,制成散剂后混合均匀。取一钱匕的量,用一合香豉,加入七合热水,煮成稀粥状,滤去药渣,取其汤汁来调和药散,趁热一次服下。若服药后没有呕吐,可稍微增加药量再次服用,直至畅快地呕吐后便停止。但凡有失血情况或血虚的人,不可使用瓜蒂散。

【方解】胸中乃是清阳汇聚之地。各种邪气侵入胸腑,阻滞阳气,使其无法宣畅通达,进而导致胸满痞硬,热气上冲,出现烦躁口渴、心中烦闷,有想要呕吐的感觉。脉象呈现数促之象,这表明是热邪郁结;若出现胸满痞硬,气向上冲逆至咽喉,呼吸不畅,手足发冷,想呕却又吐不出来,脉象呈现迟紧之象,这则是寒邪郁结。但凡胸中出现寒热之邪,与气、饮相互郁结而引发疾病,想来并非汗法与下法能够治疗,必须使用酸苦涌泄之类的药物,使邪气向上涌出,如此上焦得以通畅,阳气得以恢复,痞硬症状能够消除,胸中就能恢复调和。瓜蒂苦寒之性极强,赤豆味酸,二者相互配伍,能够疏解胸中的实邪,堪称吐剂中的上乘之选。

之所以要用香豉汁来配合服用,是借助谷物之气来顾护胃气。服用后若不呕吐,就稍微增加药量再服,畅快呕吐后即停止,这是担忧损伤胸中的元气。这个方剂的奏效速度,比汗法与下法更为迅速,此即所谓的汗、吐、下三大治法。如今的人不理解仲景、子和的精妙深意,弃之不用,实在令人惋惜!然而,凡是有失血、血虚的人,胸中的气液已然亏虚,不可轻易使用,特此明确禁忌。

病发于阳,却反而使用下法,热邪乘虚而入,因而形成结胸;病发于阴,却反而使用下法,因而形成痞症。之所以会形成结胸,是因为下法使用过早的缘故。

【注释】这是对结胸与痞硬成因的全面阐释。中风属于阳邪,所以称病发于阳。不用发汗之法解表,反而采用下法,热邪便会乘虚侵入,由此形成结胸。伤寒属于阴邪,所以称病发于阴。不用发汗之法解表,反而采用下法,热邪乘虚侵入,由此形成痞硬。之所以会形成结胸与痞硬,是因为在表症尚未解除时就过早地使用了下法。病发于阴时,没有提及热邪入内,这是文字上的省略。然而,病发于阳而误用下法的,并非不会出现痞硬的情况;病发于阴而误用下法的,有时也会形成结胸。这实在是因为饶体质各不相同,邪气有时会从实转化,有时会从虚转化。

【集注】张兼善:风邪入里就会导致结胸,寒邪入里就会导致痞证。但这些病症都是由太阳病发展而来,并非其他独立的阴症、阳症。

患太阳病,脉象浮而动数。浮脉主风邪,数脉主热邪,动脉主疼痛,(“数则为虚”一句,怀疑是衍文)。伴有头痛、发热,微微盗汗,却反而怕冷,这表明表症尚未解除。医生反而用攻下之法,致使动数之脉变为迟缓之脉,胸膈内部疼痛拒按,胃中空虚,外邪扰动胸膈,出现呼吸短促、烦躁不安,心中烦闷不适。这是因为阳气内陷,胃脘部因而痞硬,就形成了结胸,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没有形成结胸,只是头部出汗,其他部位无汗,汗到颈部为止,便不利,身体必然会发黄。

【按语】“数则为虚”这一句,怀疑是多余的文字。

【注释】患太阳病,脉象呈现浮而动数。浮脉代表风邪侵袭,数脉代表热邪内盛,动脉则预示着各种疼痛。头痛、发热,这是典型的太阳病症状。热邪熏蒸于阳分,阳气虚弱就会自汗;热邪熏蒸于阴分,阴液亏虚就会盗汗。阴液亏虚本应恶热,如今反而怕冷,所以可知这并非阴液亏虚导致的盗汗,而是表证未解所出现的微微盗汗。表证未解应当解表,医生却反而用攻下之法,使得原本动数的热脉转变为迟缓的寒脉。这是因为动数之脉表明表邪正要传变,因误用攻下而逆阻于胸膈之中,所以邪气不再传变,脉象也随之改变。体表的风邪,趁着胃中空虚,陷入胸膈,导致疼痛拒按。呼吸短促,气息不能顺畅分布,出现烦躁,心中烦闷懊恼,胃脘部因此痞硬,邪气径直从实转化,从而形成了结胸。按照治法,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如果邪气没有从实转化,没有形成结胸,只是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其他部位没有汗,这样热邪就无法发散。便不利,湿邪就不能排出,热与湿相互交合,所以身体必然会发黄。

【集注】成无己:动数之脉变为迟缓,但浮脉唯独不变,这是因为邪气结聚在胸中,影响上焦阳分,脉象不能下沉。

朱震亨:患太阳病,表证未解就攻下里证,里气已经虚弱。即便见到浮而动数的阳脉,一旦误用攻下之法,必然会转变为迟缓的阴脉。胃中空虚,呼吸短促、烦躁不安,这表明虚证已经很严重。试问:阳气内陷,胃脘部因而痞硬,就可以迅速攻下吗?大陷胸汤的药力,并不比承气汤缓和,攻下之后再攻下,难道不担心会使身体更加虚弱吗?即使阳病实邪在攻下之后,若胃中空虚,外邪扰动胸膈,心中烦闷不适,也可以用栀子豉汤涌吐胸中之邪。何况太阳病误下之后,明显有虚证表现呢?(按语)朱震亨所论述的治法,用栀子豉汤涌吐,适用于尚未形成结胸,且是从胸虚有热转化而来的情况。如果是从胸虚有寒转化而来的,不论结胸是否已经形成,那就应当遵循《活人书》中的温补治法,不可混淆施用。

方有执:太阳病的脉象原本就浮,动数之脉也是邪气传变的表现。太阳病原本就自汗,这里微微盗汗,原本就恶寒,这里反而恶寒,这是因为病积留时间久了才这样。“膈”指的是心胸之间。“拒”是格拒的意思,是膈间之气与邪气相互格拒而产生疼痛。“客气”就是邪气。“短气”是指气息急促,不能顺畅分布。“懊憹”是指心脏被邪气扰乱而不得安宁。“阳气”是邪气的别称,因为原本是外来之邪,所以称为客气。又因为邪气原本是风邪,所以称为阳气。因为里气虚弱而邪气陷入,所以称为内陷。从“若不结胸”一句到末尾,的是病情变化较轻的情况。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掉外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另外研磨)

以上三味药,用六升水,先煮大黄,煮至剩下二升,滤去药渣,加入芒硝,煮一两滚,再加入甘遂末,温服一升,服药后若有畅快的泻下,就停止服用后续药物。

【集解】方有执:上焦有严重的邪气,必须采用向下陷泄的方法来平定,所以叫做陷胸汤。平定邪气、扫荡贼寇,这是将军的职责,所以以大黄作为君药;咸味能够软坚散结,因此以芒硝作为臣药;能够贯通上下,破除结聚、驱逐水邪,所以以甘遂作为佐药。只有邪气壅实严重的情况,才适合使用这个方剂。如果身体挟带虚证,或者脉象浮,不可轻易尝试使用。

患太阳病,反复发汗后又使用攻下之法,导致五六没有大便,舌头上干燥口渴,傍晚时分稍微有潮热,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手不能靠近,这种情况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注释】这是承接上一条,相互阐发其含义,以详细明症状与治法。患太阳病,反复发汗后又攻下,津液因此受到损伤。五六没有大便,表明胃腑干燥。舌上干燥口渴,明胃中津液匮乏。傍晚时分出现潮热,意味着胃热炽盛。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手不能靠近,这是胸腹部从上到下都坚硬胀满、结实疼痛,手靠近就疼痛难忍,所以毫无疑问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集注】《内台方议》:“日晡所作”应为“日晡所发”。

方有执:这是明确结胸证与阳明内实证疑似情况的辨别方法。“晡”,是指申时(下午3 - 5点)。“颖,是微微感觉到樱不大便、燥渴、傍晚潮热,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而且疼痛,这些症状都类似阳明内热。只是稍有潮热,不像阳明大热那样厉害。所以阳明证必定以胃家实热为主,只要还有一丝一毫太阳证存在,都不能归入阳明证范畴,原因也在于此。

程知:太阳结胸证兼有阳明内实,所以使用大陷胸汤,这样胸胁以及肠胃的邪气都可以被荡涤干净。如果只泻下肠胃的结热,而遗漏胸上的痰饮,那就不符合治疗法则了。

吴人驹:整个腹部之中,上下邪气都强盛,病症完全属实的,脉象常常沉伏,不可心生疑虑畏惧,只要攻下,脉象自然会逐渐显现。

结胸病,病位正在胃脘部,按压时疼痛,脉象浮滑,应当用陷胸汤主治。

【注释】大结胸证,邪气重且热邪深,病症从胃脘部到腹部,坚硬胀满疼痛,手不能靠近,脉象沉实,所以适宜用大陷胸汤,来攻破结聚,泻除热邪。结胸证,邪气浅且热邪轻,病位正在胃脘部,坚硬胀满,按压时疼痛,不按压则不痛,脉象浮滑,所以用陷胸汤来开解结聚,清涤热邪。

【集注】程应旄:查看关于陷胸的条文:心下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又:心下胀满而且疼痛。这里:病位正在胃脘部。由此可知结胸病不论在心下还是胸上,关键在于疼痛与否来区分,所以痞证也有胃脘部坚硬的情况,但不疼痛。

张锡驹:汤方有大的区别,病症有轻重的差异。现在很多人用陷胸汤治疗大结胸症,最终都无法救治,于是就将结胸症归结为不可治疗的病症。却不知道结胸证不可治疗的情况,只有一两节所述,其余的大多是可以治疗的,如果不体会领悟经典的旨意,必然会在临证时推诿责任,贻误患者性命。

魏荔彤:结胸证没有实热之邪,只是有轻微的热邪并挟带痰饮致病。所以虽然是结胸,但邪气不能盘踞在胸的上部,只是正在胃脘部而已;不能剧烈疼痛,只是按压时疼痛而已;诊脉时脉象不是沉而有力,只是浮而轻浅而已;不会坚硬如石,只是虚软而有结聚阻滞而已,所以不适合用大陷胸汤,而另外设立陷胸汤。在高下、坚软、轻重、沉浮之间,病机与治法已经清晰明了。又:痞证是阴邪,结胸是阳邪,然而在阳邪中又有大之分,学习者要仔细分辨。对于凡是寒热夹杂的病症,如果没有大实大热的情况,都应该斟酌使用下法,不可鲁莽行事。

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半夏(半斤,洗净)、栝楼实(一枚,选用大的)

以上三味药,加入六升水,先煮栝楼,煮至剩下三升,滤去药渣,放入其他药物,继续煮至剩下二升,滤去药渣,分三次温服。

【方解】黄连能清除热邪,半夏可疏导水饮,栝楼能润燥并使药力下校这三味药合用,能够涤除胸膈间的痰热,解开胸膈间的气结。虽然药力不如大陷胸汤峻猛,但也能像突破重围一样发挥作用,所以名为陷胸汤。分三次服用,这是采用缓和的方法来治疗上焦病症。

伤寒病六七,出现结胸,呈现热实之象,脉象沉而紧,胃脘部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这种情况应当用大陷胸汤主治。

【注释】伤寒表证未解,误用攻下之法而形成痞证,这是常见的情况。但伤寒有时也会因误下而形成结胸,这属于变证。如今伤寒六七,结胸并非因误下而形成,却出现了这种热实的症状。脉象沉紧,这是里实之脉。胃脘部疼痛,按压时坚硬如石,这是里实之证。此为脉象与病症皆为实证,所以用大陷胸汤主治。

【集注】喻昌:“热实”二字,将结胸的状态描述得十分清楚,表明邪热在胸中填塞充实而不消散。浮紧脉象主伤寒无汗,沉紧脉象主伤寒结胸,这与中风阳邪导致的结胸截然不同,所以此处不提浮脉。又:阳邪误下形成结胸,阴邪误下形成痞证。然而,中风偶尔也会出现痞症,伤寒偶尔也会出现结胸症,这一点也不可不知。

程应旄:虽结胸是阳邪内陷所致,但“阴阳”二字是从虚实寒热方面来区别的,并非从中风、伤寒来区分。表热盛实传入胃腑,就成为阳明证;表热盛实不传入胃腑,而陷入胸膈,就成为结胸证。所以不一定非要误下才会形成结胸。不因误下而形成结胸的,必定是其人胸中有燥邪,由于没有出汗,表邪与之相合,于是形成里实之证。从这一条所的“伤寒六、七日”,以及“脉沉而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汪琥:有人问,脉象沉紧,怎么知道不是寒实结胸呢?回答是:胸中是阳气汇聚的地方。邪热在胸间结聚,直至胃脘部,坚硬如石且疼痛,那么脉象不但沉紧,甚至会出现伏而不见的情况,怎么能因为脉象沉紧就认为不是热证呢?大致辨别结胸的方法,以症状最为准确。

喜欢【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末世,开局获得抓捕女奴系统 妻子的反击 空想具现的大贵族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震惊,国家分配的老公是我死对头 重生1992,从养猪开始? 西游之我成了土地神 狂女狠拽:帝尊轻点宠 老妪修仙,儿砸祭天 快穿男配:这个小丑我不当 摊牌了,我的卡组来自东方 龙珠之逆袭传奇 少夫人她A爆全球了 武道长河之诸天武劫 杏山仙寨 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 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 废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吗? 穿成全网黑后她成了手机app
经典收藏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就这张胡 大千世界之科技时代 转生正太想做狐仙 长姐掌家日常 贤臣养成实录 邪王嗜宠:这个王妃有点野 地狱客栈:我为广播恶魔 重生之系统助我成学霸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催化神级灵草!小师妹卷翻修真界 我的房间有个星际战场 千年后的相遇 小新的搞怪校园时光 穿成万人嫌,但人设是白月光 重生:我养成的佞臣皇子不可能这么粘人 原神:降临提瓦特诸天up池 小鹿乖乖!恶徒诱溺撩她沉沦 萌妻有毒 银白时代
最近更新 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 御兽:从青藤妖开始 恶毒后娘:靠美食养活一窝小反派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可爱女主播:颜值圈新晋电母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神医嫡女:废材逆天御九州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喜灰之喜羊羊,离我闺女远点 爱情公寓:从补bug开始做咸鱼 观测诸天 心声暴露,兽夫们夜夜熬红眼 凤女无双 直播读心毛茸茸,狂赚百亿赢麻了 男生的我转生异界只能变成女角色 平城赋 七零年代之偷渡香江 快穿:麻了,这些大佬全员崽控 无名极 疯批阎君他超洁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医衣哥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txt下载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最新章节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