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考试结束的钟声终于敲响。
考生们如同潮水般从考棚中涌出,个个面色各异,有兴奋,有沮丧,有茫然,有解脱。
孙昀随着人流走出,一眼就看到寥在门外,急得如同热锅上蚂蚁的王岚等人。
“狗奴才!这里!”
王岚看到他,立刻冲了过来,抓住他的胳膊就是一通连珠炮似的发问,“怎么样怎么样?题目难不难?”
“帖经墨义都会吗?诗赋作的什么?策论题目是什么?你答得如何?”
张仕诚、李皓他们也围了上来,眼巴巴地看着孙昀。
孙昀看着王岚那紧张兮兮的脸,笑了笑,安抚道:“少爷放心,题目还算顺手,都答完了。”
“都答完了?感觉如何?”
王岚不放心地追问。
“尚可吧。”孙昀语气依旧平淡。
这时,柳彦也在一群饶簇拥下走了出来,他面色红润,眉宇间意气风发,显然自我感觉极佳。
听到孙昀那声尚可,不由得嗤笑一声。
摇着头,用一种近乎怜悯的语气道:“呵,尚可?孙公子倒是有自知之明。”
“依我来看,你那所学,不过是些市井见闻,粗鄙之谈,如何能登这科举大雅之堂?治国安邦,靠的是圣贤道理,是千古文章!可不是你那些摆弄粮食、算计银钱的下作手段。”
他特意顿了顿,下巴微抬,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
“考官大人学富五车,自然鉴赏的是经义渊深、文采斐然的真才实学。至于某些饶野路子、一家言……哼,怕是连墨义都未必能解全,也敢妄谈策论?简直贻笑大方!”
王岚立刻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怒视柳彦:“柳彦你什么意思!孙昀他……”
孙昀再次拉住了她,对柳彦的挑衅浑不在意,只是淡淡道:“文章之道,在经世致用。是否一家之言,是否纸上谈兵,自有考官明鉴,亦待事实检验。柳公子何必急于一时?”
他的从容与柳彦的急躁形成了鲜明对比,高下立牛
柳彦讨了个没趣,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王岚看着柳彦的背影,气得直跺脚,又转头看向孙昀,见他真的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心里的焦急也莫名平复了一些。
“算了,考完了就不想那么多了!”
王岚挥挥手,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
“走,狗奴才,本少爷请你吃好的去!给你补补脑子!”
……
县衙之内,灯火通明,阅卷已至尾声。
几位被临时征调的饱学夫子,正作为考官埋头于堆积的试卷之郑
虽非朝廷正式命官,但在阳和县内皆负文名,于这县试阅卷上,自有其权威。
然而,此刻的气氛却有些凝滞。
为首的老夫子,姓周,曾是州学博士,致仕后归隐乡里,德高望重。
他手中捻着两份试卷,眉头紧锁,与身旁几位同僚低声交换着意见,显然在案首的人选上出现了分歧。
“周老,您看……柳彦此文,辞藻华美,用典精当,结构工稳,确是难得的佳作。依老夫看,当为案首。”
一位考官低声道。
另一人附和:“是啊,柳家子在府城亦有文名,其才学是公认的。若点他为案首,想必无人不服。”
周老夫子却将另一份试卷往前推了推,手指点零:“那孙昀此文,又当如何?”
“帖经墨义无懈可击,诗赋平稳。关键是这策论……虽文风朴实,甚至略显直白,但其中所言以工代赈、引粮入城、粥中掺沙,皆是我等亲身经历之事!”
“其论清丈田亩,兴修水利为长久之计,更是直指根源,虽言辞大胆,触及利害,然非有胆识且有深虑者不能言也!”
“可是……”
先前那考官面露难色,“周老,策论虽佳,然科举取士,亦重文采规制。柳彦之文,更合绳墨。且孙昀所论清丈田亩,牵涉过广,若点为案首,恐引来非议。柳彦家世背景,亦不得不虑啊!”
“不如这样。”
又有一位考官提议,试图折郑
“孙昀之才,吾等有目共睹,其帖经墨义全对,根基扎实,策论更是独具只眼。不若就点他为第二名?”
“成绩亦堪称优异,足以证明其才,又不至将他推至风口浪尖。如此,既肯定了其才学,也全了规矩,两相便宜。”
此言一出,几位考官沉吟片刻,竟大多微微点头,显然内心也已倾向于这个稳妥的方案。
毕竟,承认孙昀的才华给他第二,既不至于得罪柳彦背后的势力,也算对实务之才有所交代,面子上都过得去。
周老沉默,也准备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青州学政徐大冉!”
众考官皆是一惊,连忙起身相迎。
只见徐远伯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他面色平静,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众人。
“诸位先生不必多礼。”
徐远伯摆了摆手,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本官奉命巡察各州县学,恰至阳和,听闻县试阅卷已近尾声,特来看看。此次恩科,乃朝廷格外开恩,为国选材,至关重要。不知诸位可曾遴选出俊才?”
“尤其是那最后一道《流民论》的策题,乃本官亲自所拟,意在考量学子是否关心时务,有无经世之见,可有人能言之有物?”
他此言一出,周老夫子等人顿时明白。
徐学政此来,绝非偶然看看,分明就是冲着这道策题!
或者,是冲着可能答好这道题的人来的!
周老夫子心下雪亮,不敢怠慢,连忙将手中那份已被内定为案首的试卷双手呈上:“大人明鉴,经我等反复评议,暂定学子柳彦为案首。其文辞藻斐然,合乎规范,还请大人过目。”
徐远伯接过试卷,开始快速浏览。
初时,他面色尚算平静,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眉头渐渐蹙起,越皱越紧。
看到那篇花团锦簇的《流民论》时,他终于忍不住,将试卷往案上一放,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呵。”
徐远伯抬起眼,目光扫过几位考官,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辞藻倒是华丽,典故也用得娴熟,四六骈文,工稳对仗,看来确是下了苦功的……锦绣文章!”
他特意在锦绣文章四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带着些许嘲讽。
“通篇圣人云、古人曰,引经据典,看似渊博,然而——”徐远伯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严厉,“于解决实际流民问题,可有一句切实可行的见解?可有一字发自肺腑的忧思?满纸空谈,华而不实!”
“若我青州学子,尽是如此纸上谈兵、徒具形骸之辈,遇事只知寻章摘句,这国家危难,黎民疾苦,靠谁去担当?!”
他一番话,如同冷水泼面,让几位考官面面相觑,额角见汗。
徐远伯看着他们,语气沉痛:“诸位皆是饱学之士,当知文章之道,贵在经世致用。”
“莫非此次恩科,我阳和县数千学子,就选不出一个能体察时艰、言之有物的真才实学?若果真如此,实乃我青州文坛之悲!”
周老夫子被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挣扎片刻。
猛地想起一人,连忙躬身道:“大人息怒!并非没有其他佳卷。另有一学子,其策论颇为不同,只是文风质朴,且所论之事或有些尖锐,故暂列其次。”
“哦?”徐远伯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何人?卷子何在?速速取来与本官一观!”
他语气中的急切与方才评判柳彦试卷时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周老夫子不敢怠慢,亲自从一旁那摞已批阅的试卷中找出孙昀的,恭敬地双手呈上:“大人,便是这份,考生名为孙昀。”
喜欢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