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丹杨的朱治曾经担任孙坚的校尉,他看到袁术在政治和德行方面都不咋地,就劝孙策回江东发展。当时吴景正在攻打樊能、张英等人,打了一年多都没打下来,孙策就跑去跟袁术:“我们家在江东一直都有旧恩,我想帮舅舅去攻打横江。要是拿下横江,我就回到老家去招募兵马,这样能招来三万兵,帮您平定下。”袁术知道孙策对之前的事有不满,但又觉得刘繇占据着曲阿,王朗在会稽,他觉得孙策不一定能搞定,就答应了孙策。还上表推荐孙策为折冲校尉,给了他一千多士兵、几十匹马。孙策在行军途中不断招兵,等到达历阳的时候,手下已经有五六千人了。当时周瑜的叔父周尚担任丹杨太守,周瑜带兵来迎接孙策,还资助他粮草。孙策可高兴了,:“有你帮忙,这事儿稳了!”接着,孙策就去进攻横江、当利,都顺利拿下,樊能、张英战败逃走。
孙策渡过长江后,一路转战,所到之处敌人都被打败,根本没人能挡得住他的锋芒。老百姓听孙郎(孙策)来了,都吓得魂飞魄散。当地官员扔下城池,跑到山里草丛中躲起来。等孙策到了,士兵们都遵守命令,不敢抢劫掠夺,就连老百姓的鸡、狗、蔬菜都秋毫无犯,老百姓这下可开心了,纷纷带着牛肉和酒来犒劳军队。孙策这人,长得帅,还很会笑,性格豁达,能听得进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不管是士人还是百姓,见到他的都愿意尽心尽力,为他拼命。
孙策攻打刘繇的牛渚营,把营中仓库的粮食、武器装备都缴获了。当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丹杨人笮融都以刘繇为盟主,薛礼占据秣陵城,笮融驻扎在秣陵县南,孙策把他们都打败了。又在梅陵打败了刘繇的其他部将,接着攻打湖孰、江乘,也都攻下来了,然后就向曲阿的刘繇发起进攻。刘繇的同郡人太史慈当时从东莱来看望刘繇,正好赶上孙策打过来,有人劝刘繇可以让太史慈当大将。刘繇:“我要是用子义(太史慈字子义),许子将(许劭字子将)不得笑话我嘛!”就只让太史慈去侦察敌军情况。有一次,太史慈单独带着一个骑兵在神亭和孙策碰上了,孙策身边跟着十三个人,都是孙坚的老将,像辽西的韩当、零陵的黄盖这些人。太史慈直接就冲上去和他们打,正好和孙策对上了,孙策刺中了太史慈的马,还抢到了太史慈脖子上挂的手戟,太史慈也摘了孙策的头盔。这时两边的骑兵都赶过来了,两人这才分开。刘繇和孙策交战,结果战败,逃到丹徒。孙策进入曲阿,犒劳赏赐将士,施恩布令,通告各县:“那些刘繇、笮融等人老家的部下,只要来投降的,一概不追究;愿意参军的,自己来就行,家里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不愿意的也不强迫。”就这么十来,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归附,孙策一下子就得到两万多士兵,一千多匹马,在江东那是威名远扬。
丙辰日,袁术上表推荐孙策代理殄寇将军。孙策的将领吕范对孙策:“现在将军您的事业越来越大,手下的士兵也越来越多,但是军中的纪律还有不整的地方,我愿意暂时担任都督,帮将军您整顿一下。”孙策:“子衡(吕范字子衡)你已经是士大夫了,而且手下已经有不少人马,在外也立了功,哪能再委屈你担任官职,去管军中的琐碎事务呢!”吕范:“话不能这么。我现在离开家乡来追随将军,可不是为了老婆孩子,而是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这就好比同坐一条船过海,有一件事没弄好,大家都得遭殃。这是为咱们共同的大计考虑,不只是为将军您。”孙策听了,笑着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吕范出去后,就脱下官服,换上便装,拿着马鞭到军帐前请求任职,自称代理都督,孙策这才把都督的印信交给他,把军中事务都委托给他。从此,军中上下严肃和睦,禁令得到严格执校
孙策任命张纮为正议校尉,彭城的张昭为长史,经常让他们一个人留守,一个人跟着自己出征打仗,还有广陵的秦松、陈度人也参与出谋划策。孙策对待张昭,就像对待老师和朋友一样,不管是文臣事务还是武将事务,全都交给张昭处理。张昭经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里都把功劳全归在张昭身上,孙策听后,笑着:“以前管仲辅佐齐国,齐桓公喊他仲父,事事都听他的,最后齐桓公成了霸主。现在子布(张昭字子布)有才能,我能重用他,那这份功名不也是我的嘛!”
袁术任命堂弟袁胤为丹杨太守。周散周瑜都回到寿春。刘繇从丹徒打算逃到会稽,许劭:“会稽那地方富有殷实,这正是孙策想要的,而且会稽在海边,太偏远了,不能去。不如去豫章,往北能通到豫州,往西能连接荆州;要是能收拢官吏百姓,派使者给朝廷进贡,和曹兖州(曹操)互通消息,虽然中间隔着袁术这个豺狼,但他蹦跶不了多久。您是受了朝廷任命的,曹操、刘表肯定会来帮您。”刘繇听了他的建议。
当初,陶谦任命笮融为下邳相,让他负责广陵、下邳、彭城的粮食运输。笮融就把这三郡运送的物资都截留下来归自己,还大肆修建佛教寺庙,督促人们读佛经,吸引了周边郡县五千多户喜欢佛教的人前来。每次举办浴佛节,都准备大量饮食,在路上摆宴席,绵延几十里,花费的钱财数以亿计。曹操打败陶谦后,徐州地区局势不稳,笮融就带着一万多男女逃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以宾客之礼招待他。在这之前,彭城相薛礼被陶谦逼迫,驻扎在秣陵,笮融贪图广陵的财物,趁着喝醉把赵昱杀了,还放纵士兵大肆抢掠,然后过江去投靠薛礼,不久又把薛礼杀了。刘繇派豫章太守朱皓去攻打袁术任命的太守诸葛玄,诸葛玄退守西城。等刘繇逆江而上,驻扎在彭泽,让笮融协助朱皓攻打诸葛玄。许劭对刘繇:“笮融出兵打仗,根本不顾及名义和道德。朱皓这人太实在,喜欢以诚心待人,您得让他心防范笮融。”笮融到了之后,果然用计杀了朱皓,自己接管了豫章郡事务。刘繇进军讨伐笮融,笮融战败逃走,躲进山里,被当地百姓杀了。朝廷下诏任命前太傅掾华歆为豫章太守。丹杨都尉朱治赶走吴郡太守许贡,占据了吴郡,许贡往南投靠山贼严白虎。
评论
这段史料生动勾勒出孙策平定江东的早期历程,展现了一位少年英雄在乱世中凭借智勇、仁德与格局迅速崛起的传奇。从历史细节中,我们能看到孙策成功的多重密码,也能窥见汉末群雄争霸的复杂生态。
战略抉择:抓住机遇的精准判断
孙策的崛起始于对局势的清醒认知。在袁术麾下不得志时,他敏锐抓住吴景久攻樊能、张英不下的契机,以“助舅讨横江”为名请求出兵江东。这一决策极具战略眼光:一方面避开了袁术集团的内部倾轧,另一方面将战场转向自家“旧恩所在”的江东,为独立发展铺路。
袁术的“放斜充满算计——他既忌惮孙策的能力,又低估了其潜力,认为刘繇、王朗等势力足以牵制,却没想到这一决定成就了孙策的霸业。这种“以敌制当的侥幸心理,最终让袁术错失了控制江东的机会,也印证了乱世职放虎归山”的风险。
治军之道:仁德赢得民心的关键
孙策渡江后的表现,堪称汉末军阀中的一股清流。当“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时,他严格约束军队:“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这种纪律性在乱世中尤为珍贵,瞬间扭转了民众的恐惧心理,“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
对比同时期其他军阀的烧杀抢掠,孙策的“仁德”并非道德作秀,而是高明的政治策略。他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通过“鸡犬不惊”的实际行动,将“侵略者”的形象转化为“解放者”,为后续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软实力,比单纯的军事征服更具长远价值。
个人魅力:领袖气质的多维展现
孙策的个人特质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史载他“美姿颜,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这种亲和力与包容度让“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神亭岭与太史慈的单骑对决更凸显其勇武——“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不仅展现了孙策的武力,更体现了英雄相惜的气度,为后来收服太史慈埋下伏笔。
在用人方面,孙策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面对吕范主动请缨管理军纪,他不以外貌身份取人,最终接纳建议并委以重任,使“军中肃睦,威禁大斜;对待张昭,他不仅“待以师友之礼”,更在北方士大夫“专归美于昭”时坦然表示:“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这种自信与格局,与袁绍“貌外宽而内忌”形成鲜明对比,正是成就大业的关键品质。
群雄博弈:乱世格局的微妙平衡
这段史料也勾勒出江东之外的势力角逐:袁术试图通过任命袁胤为丹杨太守控制上游,却逼走了周瑜等潜在助力;刘繇在许邵建议下放弃会稽转投豫章,体现了谋士对地理与局势的精准判断;笮融的“大起浮屠祠”与残忍掠夺并存,反映出宗教狂热与乱世贪婪的畸形结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邵对局势的分析:“袁公路隔在其间,其人豺狼,不能久也”,精准预言了袁术的败亡。这种对人物本质的洞察,成为乱世中生存发展的重要凭借。而孙策对刘繇旧部“一无所问”“不乐者不强”的政策,展现了分化敌人、争取民心的政治智慧,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得见兵二万馀人,马千馀匹”,完成实力的跨越式增长。
历史启示:少年英雄的成功密码
孙策的江东崛起之路,揭示了乱世中成功的核心要素:精准的战略眼光、严明的纪律约束、卓越的个人魅力、开放的用人格局。他以二十左右的年纪,在短短时间内平定江东,不仅依靠其父孙坚留下的旧部班底,更凭借自身“善于用人”“阔达听受”的特质,团结了周瑜、张昭、吕范等一批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同时,这段历史也警示后人:忽视对手潜力的侥幸心理(如袁术)、因虚名而错失人才的短视行为(如刘繇不用太史慈)、缺乏长远规划的贪婪掠夺(如笮融),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而孙策的成功证明:唯有将武力征服与仁德治理相结合,将个人能力与团队智慧相融合,才能在乱世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基业。
孙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英雄传奇,更是一部关于领导力、战略思维与人心向背的生动教材,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示。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