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是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心区域,东与沈河区、浑南区毗连,南与苏家屯区接壤,西与铁西区、于洪区为邻,北与皇姑区相连,是东北唯一跨浑河两岸的城区。区域总面积61.1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126个社区(村),常住人口近百万。
街道简介
- 浑河湾街道:前身为砂山街道,2007年11月20日更名。位于和平区西南部,浑河岸边。这里有丰富的居住区和商业设施,居民生活便利。街道依托浑河自然景观,打造了一些沿河休闲场所,是居民日常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 新华街道:位于和平区中部偏西,辖区内有众多成熟社区,生活氛围浓厚。街道注重社区建设和民生服务,有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 马路湾街道:地处和平区中部,是和平区的重要商业和文化区域之一。中华路等主要商业街贯穿其中,商业繁华,有众多商场、超市和餐饮场所。同时,这里也有一些历史建筑,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 南湖街道:因辖区内的南湖公园而得名,位于和平区东南部。街道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文化氛围浓郁。南湖公园是沈阳着名的公园之一,风景优美,是居民和游客休息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 长白街道:位于和平区南部,浑河南岸。长白岛森林公园是其标志性景点,公园内绿树成荫,河水清澈,是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绝佳之地。随着城市发展,长白街道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居住区域,商业配套日益完善。
- 太原街街道:是和平区乃至沈阳市的商业中心之一。拥有百年历史的太原街,是享誉全国的商业名街,这里商场林立,品牌众多,是购物、娱乐、餐饮的集中地,日均人流量巨大,商业氛围十分浓厚。
- 北市场街道:位于和平区北部,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这里有实胜寺、太平寺等古刹,还有皇寺庙会等民俗活动场所。北市场曾是中国“十大闹时之一,如今是国家4A级景区,古老的庙宇与现代的吃摊、手工艺品店等相互映衬,热闹非凡。
- 南市场街道:与北市场相对,南市场有着独特的风情。这里有温馨浪漫的咖啡巷等特色街区,充满了资情调。街道内商业以特色店、餐饮娱乐为主,是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场所。
- 浑河站西街道:位于和平区西部,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的扩张,这里正逐渐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多个新建区和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 沈水湾街道:位于和平区南部,浑河南岸。辖区东与北起金阳大街及浑河,南至浑南大道,西至南京南街。街道致力于打造精品社区,围绕“绿色沈水湾”“平安沈水湾”“数字沈水湾”的目标,加强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居民生活环境良好。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和平区起源于明清之交,兴盛于清政府开辟“商埠地”,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得名“和平”。
明清之交,和平区区域还是一片荒原,仅在南赌罗士圈子、十里码头一带沼泽地边有几户人家。17世纪中叶,和平区北陲建西塔、皇寺等庙宇和永城、涌源等烧锅作坊。到19世纪末,中部地区开始发展,形成了几座村落。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把这块土地辟为“两地”。1898年,沙皇俄国胁迫清政府将和平区西部的余亩土地划为“铁路用地”。1905年,日俄会战于沈阳,日本接管南满铁路,将“铁路用地”更名为“南满铁路附属地”,并扩大面积。1906年,清朝政府将和平区的东部辟为“商埠地”,成为“国际市场”。
辛亥革命后,和平区城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于1938年起建置了“大和”“敷岛”“朝日”区。1948年11月2日,和平区解放。1952年置解放桥街公所,1954年改称街道,1956年正式改名为和平区。此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和平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既有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又有近代以来的商业文化、外来文化等。实胜寺、太平寺等古刹见证了宗教文化的传承;太原街的百年商业发展,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西塔地区的朝鲜族风情,则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体现。
历史人物
和平区有着丰富的历史人物资源,如抗日名将于学忠。于学忠1890年出生于山东蓬莱,1927年投归奉系张作霖,曾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官和临绥驻军司令等职。1930年任平津卫戍司令,“西安事变”后,奉张学良手谕,全权负责东北军。1939年任国民党军苏鲁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并肩抗日。建国后,曾任河北省体委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中央委员等职。其公馆旧址位于和平区北五经街,是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必游景点
- 南湖公园:位于文化路1号,是市区内较大的公园。公园内湖景优美,有儿童游乐设施、游船、摩轮等,适合全家游玩。游客可以在这里赏景、划船,享受惬意时光。
- 长白岛森林公园:位于浑河南岸长白段,东起南京桥,西至长大铁路,全长约2100米,总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公园整体设计突出“森林”主题,栽植乔灌木50多个品种,还有樱花观赏区,是沈阳市内规模较大的樱花观赏地。
- 老北市:为国家4A级景区,位于和平区营口东路45号。这里有古老的庙宇、博物馆,还有热闹的吃摊、手工艺品店等。夜幕降临后,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凤舞九”上演,六米长的机械凤凰在北市场上空展翅飞翔,十分壮观。
- 西塔:全称西塔延寿寺,是一座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沈阳的东塔、南塔、北塔并称为“盛京四塔”。西塔为藏式喇嘛塔,高33米,造型优美,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
- 中山公园:园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纪念碑,环境清幽,是人们休息散步、缅怀历史的好去处。公园内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展览,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民俗风情
和平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文化节是一大特色。如2025年的第十届龙抬头文化节,设置了玖伍文化城主会场、浑河晚渡分会场和老北市分会场。活动影点龙睛、纳龙福”的传统文化仪式、“敲龙鼓、舞龙狮”表演,还有非遗市集展示辽菜传统烹饪技艺、西塔大冷面制作技艺等16个非遗项目。
此外,北市场的皇寺庙会也是和平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它被列为沈阳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庙会期间,有各种传统民俗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和特色吃,重现帘年的热闹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特色美食
- 熏肉大饼:是沈阳的传统美食之一,熏肉色泽红润,肥而不腻,大饼外酥里嫩,将熏肉夹在大饼中,再配上葱丝、面酱,味道十分鲜美。
- 熏鸡架:鸡架经过熏制后,香味浓郁,肉质紧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啤酒,是沈阳人喜爱的下酒菜和吃。
- 海城馅饼:和平区能品尝到正宗的海城馅饼。其外皮酥脆,内馅软糯,有多种馅料可供选择,如牛肉馅、猪肉馅、素馅等,口感丰富。
- 三合盛包子:是开了九十年的老字号,位于和平区北市场街道盘锦路19号4门。包子种类多样,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 朝鲜冷面:在西塔地区,能吃到正宗的朝鲜冷面。冰凉的面条搭配酸甜可口的汤汁、丰富的配菜,如牛肉片、鸡蛋、泡踩,口感清爽,在夏季尤其受欢迎。
旅游指南攻略
- 交通:和平区交通十分便利,贯通地铁1、2、4、9号线。市内公交网络发达,可到达各个景点。也可选择打车,起步价9元。
- 住宿:推荐住在中街周边或景点附近,出行和觅食都很方便。如沈阳康莱德酒店,可在88层云端观景坐拥城市际线;沈阳香格里拉酒店,能俯瞰秀美湖景,还设有沉浸式亲子乐园。
- 游玩路线:若想一日游和平区,可参考以下路线。上午8点前往三合盛包子总店品尝特色包子,10点坐地铁1号线到沈阳站d口,步行至玖伍文化城,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下午1点乘公交到南湖公园西门,赏景划船。傍晚5点去宏鑫炖菜馆品尝地道东北炖菜,晚上7点来到西塔,体验朝鲜族风情、品尝美食,晚上8点30分前往老北市,欣赏夜景,感受盛京古韵。
- 注意事项:沈阳四季分明,出行前需查看气预报,备好相应衣物。三合盛包子人气旺,可能需要排队等候。部分景点有开放时间限制,需提前规划好时间,如老北市的夜景很美,不要错过游玩时机。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