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北沿,东南与盐湖区接壤,西南与永济市毗邻,西濒黄河与陕西省合阳县相望,北与万荣县相连。全县总面积1361.98平方公里,下辖4乡10镇26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8.3万人。
乡镇简介
- 猗氏镇:作为临猗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拥有众多商场、超市和商业街。镇内保留了部分古老的街道和建筑,展现出独特的历史韵味。农业以水果种植为主,苹果、梨等果品品质优良,畅销各地。
- 嵋阳镇:地处峨嵋岭前沿,地势略有起伏。境内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是临猗县重要的农业产区,除了水果种植,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也较为可观。镇内有一些型加工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初加工,为当地农产品增值发挥了作用。
- 临晋镇:是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这里曾是临晋县衙所在地,现存的临晋县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元代县衙。镇内古建筑较多,街道布局仍保留着一些古代风貌,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 七级镇:位于临猗县西北部,地势平坦。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棉花、麦、水果等作物。七级镇历史悠久,境内有一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岁月的变迁。镇内集市贸易活跃,每逢集日,周边村民纷纷前来交易,热闹非凡。
- 东张镇:地处黄河沿畔,特殊的地理优势使其拥有独特的农业种植种类,黄河大米和黄河白莲是其特色产业。这里的黄河大米一年一季生,光照时间长,口感q弹,营养丰富。东张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
- 孙吉镇:系黄河而襟带,据嵋岭而西垂。下辖45个村庄,1949年属于荣河县第三区,1958年为稷山县孙吉公社,1971年划归为临猗县管辖。历史上这里是吉祥寺的所在地,原名吉镇,后因孙家姓氏人多势众,形成集镇,故改为孙吉镇。镇上每逢农历二五八有集市,规模较大。孙吉镇依托黄河滩涂资源,打造了全国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薛公黄河大闸蟹”闻名遐迩。
- 三管镇:位于临猗县北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镇内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苹果、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较大。同时,畜牧业发展良好,生猪、羊等养殖数量较多,是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 牛杜镇:南距临猗县城5公里,与庙上、猗氏、楚候乡镇相邻,南与运城市接壤,西与永济市相通。面积为75.5平方千米,是临猗县的农业大镇,自古就是粮棉产区。近年来,形成了粮棉果菜椒枣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还引进了机电、化工、食品等企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 北景乡:是临猗苹果的发源地。1932年王万年从山东引进了59株苹果树苗,开启了全县苹果的发展之路。现有苹果种植面积10万余亩,依托国家级苹果综合试验站,筹建了峰仙千亩三新示范果园,亩收益可达2.5万元。畜牧养殖业也是北景乡的主导产业,总体养殖规模占全县的60% - 65%。
- 角杯乡:位于临猗县西部,濒临黄河。这里的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扎马角”民俗活动流传于此,表演者嘴插钢钎穿梭于村庄巷道院落,体现了黄河人坚强勇敢的性格。角杯乡的渔业也有一定规模,黄河鲤鱼等水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临猗历史悠久,尧舜时代,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时,为“郇瑕氏之墟”,西周为郇伯封地。春秋时,猗氏、临晋均属晋,战国时属魏。秦分下三十六郡,临猗属河东郡。
西汉二年,置解县及猗氏县,属司隶部河东郡。此后历经朝代更迭,建置多有变化。隋开皇三年,猗氏属蒲州。唐武德元年,罢郡置蒲州,领河东、猗氏等四县,元宝十三年,更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随唐,属河中府。宋至道三年,猗氏、临晋属永兴军路河中府。金时属河东南路河中府,元属晋宁路河中府。明洪武二年,改属平阳府,清属山西省河东道蒲州府。
1947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1954年8月,两县合并为临猗县,县治设猗氏城。1958年10月,临猗并入运城,1959年10月复分出。2001年运城撤地设市后,临猗县属运城市管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临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脉络。春秋时期,大商人猗顿在这里栽果务桑,畜牧牛羊,富甲下,堪称商业鼻祖,其商业精神对当地影响深远。这里还是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文学批评家司空图、书画理论家张彦远、戏剧大师关汉卿、楹联大师乔应甲等文人名士的故乡,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丰富了临猗的文化内涵。此外,锣鼓杂戏、临猗眉户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妙绝伦,传承至今,展现了临猗民间艺术的魅力。
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 临晋县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元代县衙。元代大堂建筑保存完好,营造法式奇巧。走进县衙,仿佛能看到当年审案盛景,现在还有沉浸式演艺可让人穿越古代,感受古代官衙的庄严与肃穆。
- 猗氏故城:始建于西汉,北魏至唐长期作为猗氏县治所。古城遗址呈长方形,现存夯土城墙残高3 - 6米,周长约3公里,护城河遗迹清晰可见。城内发现衙署民居基址及唐宋时期陶器、铜钱等文物,南门外的唐代《碧落碑》为珍贵书法遗存,完整保留了汉唐县城“方城十字街”的规划格局,是研究中国古代县城建制演变的重要实例。
- 双塔公园:位于临猗县城区内,是临猗县的标志性景点。公园内两座古塔高耸,双塔交影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环境宁静,是人们休闲散步、感受历史沉淀的好去处。
- 傅作义故居:位于安昌村,是了解近代历史名人傅作义生平事迹的好去处。故居内保留了许多与傅作义相关的文物和史料,展示了他的成长历程和军事生涯。
- 黄河湿地公园:位于临猗县南部,是欣赏黄河美景的好地方,也是鸟类的堂和摄影爱好者的理想之地。在这里,可领略黄河的壮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吴王古渡:兴于两汉,盛于大唐,有2600多年历史。地势险要,秦末韩信“木罂渡河”就发生在此。站在古渡,望着悠悠黄河水,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民俗风情
临猗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每年元宵佳节,全县会举办盛大的民俗展演活动,各乡镇文艺团体带来舞龙、秧歌、锣鼓等精彩表演。春节期间,还有灯展、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新春文化活动。
“扎马角”是黄河岸边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流传于临猗县黄河沿岸的一些村庄,表演者嘴插钢钎穿梭于村庄巷道院落,被称作勇敢者的游戏,体现了黄河人坚强勇敢的性格。角杯镇的血故事社火表演,是一种将故事、戏曲教育意义融为一体的造型艺术,主要包括血故事、高台、划旱船等节目。
晋南古家具制作工艺也是临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于秦汉时代,宋元走向成熟,明清达到鼎盛,制作技艺精湛,作品体现出古朴原始的自然美。东张镇芦底村的城隍庙会是当地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节日当,村民们敲锣打鼓、文艺献演,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特色美食
- 临猗苹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临猗的招牌水果。临猗苹果色泽鲜艳,果肉脆甜多汁,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外。
- 朱柿麻花:临猗传统吃,外形独特,口感酥脆,油而不腻。以优质面粉、芝麻等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是当地百姓喜爱的美食之一。
- 临晋酱玉瓜:风味独特的酱菜,绵香可口,酱味浓郁,是佐餐佳品。选用当地优质玉瓜,经过腌制、酱制等多道工序制成,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
- 临晋江石榴:果实硕大,色彩鲜红,味道酸甜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颗粒饱满,汁水丰富,是临猗的特色水果之一。
- 荞麦面、羊肉饸烙:孙吉镇的特色美食,荞麦面口感筋道,羊肉饸烙鲜香可口,尤其是寒冷的冬,来上一碗,暖身又暖心。
- 黄河大闸蟹:孙吉镇依托黄河滩涂资源发展的特色水产,“薛公黄河大闸蟹”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其肉质鲜嫩,膏黄饱满,深受食客喜爱。
旅游指南攻略
- 交通:临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20公里生活圈内,有盐湖国际机场。大西高铁和临猗黄河大桥横贯东西,河运高速、浩吉铁路贯穿南北,国道、省道纵横交织。县内公交线路覆盖主要乡镇和景点,也可选择自驾或乘坐出租车出校
- 住宿:临猗县城有多家酒店、宾馆可供选择,从经济型到豪华型,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一些乡镇,也有民宿和型旅馆,价格相对亲民,且能体验到更浓郁的乡村氛围。
- 行程规划:若时间充裕,可安排3 - 5的行程。第一可前往临晋县衙,感受古代官衙文化,下午参观猗氏故城;第二游览双塔公园,之后前往傅作义故居;第三到黄河湿地公园欣赏自然风光,下午去吴王古渡;第四可去东张镇品尝黄河大米,参观当地特色种植园,晚上返回县城;第五可自由安排,选购一些临猗特色农产品作为伴手礼,或前往北景乡参观苹果种植园。若时间较紧,可选择2的精华游,第一参观临晋县衙、双塔公园,第二前往黄河湿地公园和傅作义故居。
- 注意事项:游览古迹时,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随意触摸文物和破坏建筑。在黄河湿地公园游玩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带孩的游客,切勿让孩子靠近河边。品尝特色美食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食量选择,避免浪费。
喜欢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