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我为华夏打江山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乱世边军一小卒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弘唐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章 郑和七次下西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永乐三年(1405年),刘家港,江风裹挟着咸腥的潮气,吹打着岸边密密麻麻的桅杆。港湾里泊着的六十二艘“宝船”像浮在水面的宫殿,最大的一艘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船身彩绘着日月山河,九根桅杆高耸入云,挂起的帆布能遮蔽半个空。岸上,万名水手、兵丁、工匠、译员正忙着搬运最后一批物资——从景德镇窑里刚出的青花瓷,苏州织工赶制的云锦,还有整箱的永乐通宝铜钱。人群中,一个身着蟒袍的中年男子正抬手整理帽翅,他面容刚毅,眼神深邃,正是这支船队的统帅,宦官郑和。

此时的郑和刚过三十,他站在旗舰“清和号”的甲板上,望着船头那尊披甲执剑的海神妈祖像,耳边是礼炮轰鸣与僧侣诵经的交织。三前,永乐皇帝朱棣亲自在南京龙江港赐宴送行,御赐的“通番敕书”还揣在怀中,船队出发前的祭海仪式上,渔民们偷偷往海里撒了三斗糯米,这是给“定海猪”的口粮——相传东海里有头能掀翻巨舰的神猪,得用糯米才能安抚。郑和听着这些乡俗,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知道,这场航行要面对的,远比神猪传更凶险。

船队驶出长江口时,有个叫马欢的会稽(今绍兴)书生趴在“协同号”的船舷上呕吐。他是个通阿拉伯语的译员,后来写了本《瀛涯胜览》,里面记着个有趣的细节:宝船的厨房特意设了“斋厨”,因为郑和是回回(回族),船上还有不少佛教徒和道教徒,光做饭就得备着三套厨具。最让马欢惊讶的是船底的“压舱石”,除了寻常石块,还有几十口装满淡水的大缸,船工这桨水柜”,用竹管连接到各舱,就算在海上漂流三月也不愁没水喝。

船队第一次穿越马六甲海峡时,遇到了海盗陈祖义。这陈祖义是广东人,在旧港(今苏门答腊巨港)占岛为王,专抢过往商船。他见郑和船队载货丰厚,竟带着百艘船来劫,却不知宝船的船舷两侧藏着十二门佛郎机炮。一声令下,炮弹如雷,海盗船顷刻间碎成木片。郑和亲率水兵跳上陈祖义的旗舰,刀光剑影里,那海盗头子被铁链锁了琵琶骨。后来陈祖义被押回南京,朱棣当着各国使臣的面将他斩于市,这便是《明史》里的“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时(陈祖义假装投降,却暗中谋划抢劫。郑和大败他的部众,活捉陈祖义,献上俘虏,在京城集市将其处死)。

在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船队曾卷入一场意外。当时爪哇东王和西王正在打仗,西王的人误杀了上岸采购的一百七十名明军。郑和按捺住部下的怒火,没有立刻动武,而是派使者对西王:“大明兵船如林,若要复仇,易如反掌。但王若知罪,当输黄金六万两谢过。”西王吓得连忙答应,后来还亲自带着金锭跪在郑和面前,这事儿被写进了《明实录》,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当地百姓却流传着更热闹的版本:郑和船上的“宝葫芦”里藏着兵,只要打开盖子,就能飞出十万神箭手,西王是怕了这个才投降的。

船队最远到过非洲东海岸的麻林国(今肯尼亚马林迪),那里的国王第一次见到中国人,以为是从月亮上下来的神仙。他送给郑和一只“麒麟”,其实是长颈鹿,船员们从没见过这长脖子动物,画下来的图像里,麒麟的蹄子被画成了马蹄——因为《瑞应图》里麒麟“马足牛尾”。这只麒麟后来被运回南京,朱棣亲自率百官到奉门迎接,翰林院学士沈度还写了篇《瑞应麒麟颂》,这是“圣德广被,海外来朝”的吉兆。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当年郑和船队有艘船触礁,水手们流落荒岛,和当地人通婚,他们的后代至今还会几句“官话”,家里藏着中国的瓷碗。

在古里国(今印度科泽科德),郑和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这个国家距离中国有十万多里,百姓万物都和顺,安乐太平如同一风,在此刻石,永远昭示万代)。这里的国王用宝石镶嵌王座,大臣们见郑和时,要先在地上匍匐七次。交易货物时不用钱币,而是用香料和宝石兑换,有个叫阿合马的商人想骗郑和的丝绸,被识破后,郑和没罚他,反而送了他两匹云锦,“大明做生意,重信义不重欺诈”。阿合马后来成了郑和在古里的总代理,这故事在当地的《香料编年史》里记了满满三页。

第七次下西洋时,郑和已经六十岁了。船队行到忽鲁谟斯(今伊朗霍尔木兹),他登上当地的山顶,望着红海的落日,突然咳起血来。随船的医官是太医院的刘景,他给郑和诊脉后,偷偷对副使王景弘:“公爷这是积劳成疾,怕是撑不到回航了。”果然,次年夏,船队行至古里,郑和在船舱里溘然长逝。船员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岸边的椰林里,坟头种了棵从南京带去的槐树。如今那棵槐树已长成参大树,当地人叫它“三宝树”,树下埋着位能呼风唤雨的中国王爷。

郑和的船队带回的不仅是奇珍异宝,更有各地的风物:苏门答腊的胡椒让明朝的调料市场便宜了一半,暹罗(今泰国)的水稻良种在江南试种成功,连宫廷里的太医都学会了用阿拉伯的“回回药”治疗眼疾。但民间更爱传些神乎其神的故事:郑和在海底见过龙宫,龙王赠他夜明珠;他在某个岛上发现了长生泉,喝了能活三百岁;还有的,他其实找到了建文帝,只是看他在海外过得安稳,就没带回南京。

这些传里,最动饶要数“宝船藏宝”的故事。是郑和每次回航前,都会把一部分货物埋在途经的岛屿上,做上标记,留给后来的“有缘人”。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至今还有人拿着祖传的“藏宝图”去山上挖掘。历史学家们这是无稽之谈,但渔民们却信以为真。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驾崩,仁宗朱高炽登基后下旨停罢下西洋,宝船被封存在刘家港的船坞里,渐渐朽坏。有个叫巩珍的水手曾在《西洋番国志》里叹息:“当年乘巨舰泛沧溟,见夫海洋之阔,日月之昭昭,至今思之,犹梦中事。”但那些被郑和船队改变的地方,却永远留下了印记:马六甲的三宝庙香火不断,爪哇的皮影戏里多了个桨三保大人”的角色,连非洲的斯瓦希里语里,都多了个词“chini”,意思是“中国”,据就源自船员们常的“簇”。

如今在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前,常有白发老人带着青花瓷片来祭拜。他们,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宣德化而柔远人”——就像那艘宝船上的罗盘,永远指着“和”的方向。七次远航,航程十万余里,访问三十余国,这支庞大的船队没有占领一寸土地,却让“中国”这个名字,在印度洋的浪涛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中国野史大甩卖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消失的人 被关十万年,我疯了,也无敌了 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 娇术 混沌道祖 双生星火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不死战神 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 剑寂苍穹 重生修正系统 骗个大小姐当老婆 冥王出狱 付费才能修仙?我的宗门全免费 史上最强炼气期 破事精英3:CP精英 剑道第一仙 洪荒冥河之血神分身遍天下
经典收藏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庶天子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浪漫三国行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大唐仵作笔记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第一权臣之路 武镇隋唐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大晋风骨 战卒 归汉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风起月关 史事讲将1三国明
最近更新 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 太平天国的末路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铜镜约 红楼琏二爷 黜龙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天青之道法自然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大乾杀猪匠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