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灯节的余温尚未散尽,灯湾的海面又迎来了一艘奇特的船。船身并非木质,而是由泛着金属光泽的黑色材料打造,船帆是半透明的薄膜,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彩,船头没有任何旗帜,只悬着一盏菱形的灯,灯焰是诡异的幽紫色,与已知的任何灯都不同。
“这船……不像望星城的星船,也不是北境的样式。”陈文瀚握紧短刀,站在了望塔上,短刀的金芒映着那盏紫灯,竟微微颤动,“灯焰的气息很陌生,既没有黑雾的阴冷,也没有神灯的暖意,倒像是……来自很远的地方。”
陈文灏举起铜灯,金焰与紫灯遥遥相对,灯座的宝石突然亮起红光,这是遇到未知光脉的警示。“让船靠岸,但所有人保持警惕。”他对守灯人吩咐道,“别主动攻击,先看看对方的来意。”
船缓缓驶入河口,停在离沙滩三丈外的水域。舱门打开,一个身披银色长袍的男子走了出来,他的皮肤是浅灰色的,眼眸呈琉璃色,手中捧着一盏缩版的菱形紫灯,灯焰安静地跳动着,没有散发出任何气息。
“我是卡文迪,来自‘星瀚之域’。”男子开口,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众人脑海中响起,“我循着光脉的指引而来,寻找‘万灯之源’。”
李华元的医灯突然发出碧色光芒,照在卡文迪身上,却被他周身的银袍弹开。“他身上有层光盾,”李华元皱眉,“但这光盾很温和,没有攻击性,倒像是某种防护。”
卡文迪似乎看懂了他们的警惕,将手中的紫灯轻轻放在船头:“这是‘星浩’,以我们星系的核心能量为灯芯,能感应宇宙间的光脉。我在星瀚之域观测到这里爆发了强烈的光脉共鸣,便循着轨迹而来。”他的琉璃眼眸转向七盏神灯的方向,“你们的灯,与宇宙的本源光脉相连,这在星瀚之域从未见过。”
韦宝摸着樱核珠,珠上的龙鳞没有发烫,这明对方没有恶意:“星瀚之域?是比望星城还远的地方?你们那儿也有灯?”
“我们称其为‘能量引导器’。”卡文迪的脑海音带着一丝温和,“但本质与你们的灯相同,都是汇聚能量、传递信息的媒介。只是我们的灯多以金属和星核碎片打造,不像你们的灯,能与草木、生灵产生共鸣。”他指着传承之樱,“这株植物能承载光脉能量,在星瀚之域是传中的存在。”
苏樱的琉璃灯突然腾空,银焰与紫灯的光脉轻轻触碰,两种光没有排斥,反而交织成螺旋状的光带。“他的灯没有恶意,”苏樱轻声道,“光脉在交流,他在……他们的世界也曾面临能量枯竭,是靠着‘星浩’的光脉网络才延续下来。”
陈文灏示意守灯人放下武器,走上前:“你的‘万灯之源’,是指七盏神灯?还是灯湾的光脉?”
卡文迪摇头,星浩的紫焰突然投射出一幅星图,图中无数光点组成网络,而灯湾正是网络的中心点:“是‘信念之光’。星瀚之域的灯能传递能量,却无法像你们的灯这样,承载‘守护’‘传朝的信念。这种信念让光脉拥有了韧性,能在绝境中重生,这才是最珍贵的‘源’。”
他从怀中取出一块菱形的晶体,晶体中流动着银紫色的光:“这是星瀚之域的‘光脉晶’,能储存并放大光脉能量。我带来它,希望能与你们交换——用它的能量技术,换你们的信念传承之法。”
李维德看着光脉晶,西洋灯的玻璃罩映出晶体的纹路:“这与望星城的星石原理相似,但能量密度更高。若能与灯轮结合,光脉的传递距离能扩大十倍!”
陈文灏接过光脉晶,晶体入手温润,与铜灯的金焰相触时,竟冒出金色的火花。“我们可以交换,但不是‘交易’。”他将一枚樱籽放在卡文迪手中,“这是传承之樱的种子,它能在光脉中生长。我们教你信念如何滋养光脉,你教我们如何让光脉走得更远,如何?”
卡文迪的琉璃眼眸亮了起来,樱籽在他掌心发出微光:“这正是我想要的。在星瀚之域,光脉只是能量,而你们让它有了‘生命’。”
当星浩与神灯的光脉正式相连时,灯湾的空再次出现光幕,这一次,光幕中不仅有地球的灯影,还多了无数遥远星系的光点,它们像星星般闪烁,与灯湾的光脉连成一片,无边无际。
陈文灏知道,灯湾的光脉网络,从此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地方。而卡文迪的出现,像一盏新的灯,照亮了守灯人从未想象过的领域——原来光的故事,不止在人间,在更遥远的宇宙,也有同样的传承与守护。
夜幕降临时,卡文迪的船停在灯湾码头,星浩的紫焰与神灯的光交映,在海面上织成新的光脉。守灯人们围着卡文迪,听他讲述星瀚之域的灯故事,而他则认真记录着樱籽如何在光脉中发芽,眼中充满了对“信念之光”的好奇与敬畏。
灯湾的故事,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页的名字,叫做“无界”。
喜欢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